首页 > 活动&论坛 > 正文

李永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岭南学术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7月1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岭南学术论坛暨广东儒学研究会会员大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时代价值、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时代价值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李宗桂致辞 主办方供图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是当今时代的两个重要命题,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乡土文明,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同样也需要深入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但是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需要学者们进行新的思考。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四达从儒家“乐道”的终极依据、体系开展及其在“治道”中的作用展开论述,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一致百虑”“皆务于治”地聚焦“治世”,“乐”也被圣人纳入“大治理”战略框架之中。在古代的“治道”体系中,“乐”居于上承“天”“道”下接“礼”“教”的中心环节,展开为乐与天合与道接;乐出于性、和于情;乐通伦理、善人心;乐入于政、化于俗的“乐道”体系,她既渗透在“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圣人之道中,又转化为“成于乐”双重诉求,从而使个人修养的最终完成与国家治理的终极归宿在“乐”中汇合为一。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俞秀玲基于朱熹对《吕氏乡约》的完善与思考,探讨了乡村社会自治视域下的乡约传承。她认为乡规民约作为乡村社会进行治理的一种自治秩序,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寄托着一种朴素的善治思想,它意在引导乡民行为、维持乡村秩序,从而达到净化乡土社会风气的积极效果。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与发展,朱熹增损后的乡约总是或显或隐地“镶嵌在当今乡村建设的乡规民约中,它对当今乡村示范村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解丽霞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下中国的时代任务。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映红认为,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离开了文化,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体现在文化的力量助推“产业兴旺”、天人合一理念,构筑“生态宜居”环境、中华传统美德滋养“乡风文明”、传统社会习俗维系“治理有效”、创造美好生活促进“生活富裕”;其价值实现路径: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创造、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二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文化平台,三是推进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惠吉兴就“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围绕“治理有效”与传统资源再生,对“治理有效”和“传统文化性治理资源”进行了现代性解读,并对此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冯颖红围绕“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与思考”展开思考,并指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和目标,深刻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价值,针对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研究走出困境的思路办法十分重要。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谭元亨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美食之都” 的顺德,打造更高档的美食极品,当为重中之重。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均宏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例,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培养时代新人和培育时代新风”。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耿得科阐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城乡收入均衡:基础、逻辑与机制”,他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更要依赖财政的强力支持以满足其对高强度资本投入的需求。发达的工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经济支撑,强有力的政府是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变量。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部副教授陈童敏以广东省茂名市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为例,研究了“特色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她认为在乡村文化振兴路径上应转换思维,着重致力于文化认同感的培育与塑造,应依托深入人心的乡村群众共同认同的特色传统文化,建立精神联结纽带,以求极大增强精神凝聚力,从而更为有效地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文明的乡村风貌,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广东儒学研究会会长李宗桂谈及自己对岭南文化的现代性理解,他强调岭南文化的务实、进取、创新、开放、敢闯、包容、平和、重商、诚信、敏行、敬业等卓越品质,能够自觉衔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其现代性,整合中外优秀文化精神,提升当代文化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践行、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提供帮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人求认为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之根,中国文化就是以家为本位的文化,家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由家国天下,实现天下一家,完成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朱子是中国家文化和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建构了一个系统而缜密的家哲学思想体系,应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视角下开展朱子哲学的研究。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平飞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等问题进行论述。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程潮阐述了“王守仁、湛若水的‘初心’论及其价值”,围绕“初心”说的历史源流、王守仁的“初心”说等问题进行论述。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施保国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五个性”即思维方式的整体性、意志品质的开拓性、情怀胸襟的包容性、宗旨意义的价值性和论特质的规范性等展开论述。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学伟就“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展开论述,他认为在今后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人要担负起文化使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路径,深植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根脉。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左康华从文化形态学的视角,分析了从礼乐文明共同体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演进,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礼乐文明的继承、超越与回归,体现了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历史逻辑,为东西文明的融会贯通和新的世界文明的建构,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思想基础。它既是对西方视角的旧文明格局的突破,更是传统礼乐文明的涅槃和更高程度的自觉和完善,为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带来了更美好的前景。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朱培源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理,他认为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与宣传工作,关键在于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冰火不容;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是有机的、而非机械的结合;第三,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结合”的题中之义。 

论坛还就“河源市创建中华水文化博物园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项目构思”“促进民间文化系统与官方文化系统融通,打造新时期岭南农村新文化空间”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进一步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儒学研究会、学术研究杂志社承办,华南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协办。会议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燕山大学等高校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