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广州从化区探索“12347”乡村治理工作法

“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键通云平台引领乡村治理数字化;选派129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构建“头雁高飞、群雁齐飞”乡村治理格局;组建“党旗红”先锋队、“连心桥”服务队等七支队伍,画出共治“同心圆”……

2019年12月,从化区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列为全国首批115个县(市、区)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之一(广东4个)。一年多以来,从化区强化党建引领,注重系统集成,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刚柔并济,积极探索“12347”乡村治理工作法,着力破解“谁来治、治什么、怎么治”的难题,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建设文明富裕的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集成一个体系  建强党建“主心骨”

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基层党组织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坚持以党的组织体系全面覆盖治理体系,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成政策资源优势、项目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形成一条线传导、一体化推进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区委乡村振兴办有关负责人说。

从化区注重组织体系建设,成立创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国家试点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区委为领导核心,以镇街、村党组织为战斗堡垒,以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为纽带,以各类经济组织为支撑,及驻村企业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通过成立片区党委,建立党建一体化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区域内资源共建共治共享。

大力开展“头雁高飞、群雁齐飞”行动,统筹选派129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建立健全“村推镇(街)选区考察”金种子培养选拔机制,选育村支书后备干部“金种子”558名。设立区级乡村头雁培训指导中心,研究制定若干条“头雁”高飞训练实招,创新编印《头雁心语》等工具书13万余册,举办“头雁”培训197期8188人次,有效提高“头雁”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

坚持区、镇(街)、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治理,带头落实区四套班子领导挂点联系乡村治理机制,探索实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四四工作法”和“六呼六应”模式,全面完善镇(街)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和农村党员包户的挂点联系制度,确保“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生态设计小镇周边乡村为试点,推动成立联合党委,建立现代物业管理公司,构建生态家园智慧管理体系,探索乡村社区形态下的治理模式。以江埔街海塱村为试点,实施智慧片区管理示范点建设,提升海塱村治安联防的视频管理水平,实现治安视频无死角,探索乡村治理智慧管理方式。

同时,建成区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个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和一个“慈善+志愿+服务+N”的众扶互助平台,进一步推动从化本土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

打造两个平台 搭好治理“支撑架”

从化区聚焦乡村治理方式优化,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平台,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路径体系。

“我们着力打造‘指尖上’的乡村治理线上平台,建设‘家门口’的线下群防共治村级服务室,搭好治理‘支撑架’。”区委乡村振兴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指尖上”的乡村治理线上平台坚持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试点打造集党务政务村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共服务、农村电商于一体的“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键通云平台,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村务建设的积极性。平台涵盖“我要知道”“我要说话”等八大功能模块,开通了7类23项“村级直办”事项,在线查询服务事项800多项,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前已覆盖全区100个村(社区),服务全区党员群众10万人,发布政务公开36782条,村务公开33647条,党务公开13926条,财务信息9823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676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5988件。

“家门口”的线下群防共治村级服务室则整合村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基层资源,发动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群防共治,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难事、干部难断的琐事,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19年至今,全区村(社区)利用群防共治村级服务室议事5115次,形成决议5557件,执行落实5150件,落实决议涉及资金达2847万元,大幅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与村民满意度。

坚持三治融合 找准治理“发力点”

从化区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

坚持自治为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探索推行乡村治理“10员”机制,整合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等多项涉农资源,设立10类公益性岗位,让农民成为乡村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按照“六个统一”,在221条行政村全覆盖建设民主法治议事大厅,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和村居民代表议事制度,推进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开展“探索乡村力量”活动,率先在全省提出乡村社会组织培育“九步法”,组织从化区乡建乡创微公益创投大赛,建立若干乡村社工站试点。

坚持法治为本,推动平安乡村建设。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在8个镇街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276个村(居)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全区各村(居)群众提供各项法律服务共计4194件次,累计服务对象约3.6万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58宗,提供法律援助17件次,推动全区276条村(居)100%创建成为“省级民主法治村(居)”,其中桥头村、莲麻村和西塘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新实施乡村“微检察”,成立全省首个公益诉讼观察站,率先推出“乡村检察官+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机制,形成网格化履职的乡村微检察工作格局。

坚持德治为先,弘扬崇德尚善新风。加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系统构建“1个实践中心、11个实践所、274个实践站”的全域覆盖三级实践阵地,建成了全省首个高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市首个民政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了全国首个乡村宪法馆等1100多个文明实践点,带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广泛开展最美妈妈、最美媳妇等“五个最美”评选活动,丰富乡贤文化,发挥榜样作用,引导村民明礼诚信、崇德向善。实施村史馆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建成南平、罗洞、格塘等一批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村史馆,培养群众热爱家乡情感。

推行四项机制 当好农民“贴心人”

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离不开机制支撑。从化区聚焦为群众队伍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重点,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全面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机制。

“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由志愿者挂钩联系群众,依托现有的网格化体系,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引导群众积极配合人居环境整治、抵制“两违”等重点工作。“闭环式”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形成“即时监督—快速反映—随时处置”的闭环,志愿者实时上传发现问题,干部现场处置;无法处置的,逐级向上预警,由平台管理人员指令责任单位到场处置,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一键掌控”。

以“多元化”共治会商协调机制为依托,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席议事和协商机制,对项目开发、征地拆迁、收益分配等进行调解协商。发挥民主法治议事大厅、“一村一法律顾问”、新时代村规民约等作用,建立“1+1+1+N”大调解机制,由1名村“两委”干部主持,1名村法律顾问和1名志愿者协助,乡贤、村民代表等共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实现基层治理自治、法治有机结合。建立“梯队式”社会面防控等级响应机制,组织群防共治队伍开展自主防控、警民联防、区域联防、整体联防等立体防控,实现重点部位、重点路段、重点场所的巡防力量等级化投入。

组建七支队伍 画出共治“同心圆”

从化区坚持以人缘、地缘为纽带,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分众式组建“七支队伍”,变原来由村干部管为全村一起管,凝聚多方面力量,加快善治乡村建设。以“七支队伍”为基础,目前全区已组建“724”群防共治队伍1925支,共有队员1.16万人,分众式参与乡村治理各项工作。

“党旗红”先锋队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在拆违治乱、经营致富等方面的带头作用,形成乡村治理战斗堡垒和中坚力量。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区组织14091名党员,穿插至各村居“党旗红”先锋队,包组联户16.5万户,部署到277个基层村(居委会)1262个网格防控点广泛开展宣传、值守、排查、监测、消毒等,有效实现了疫情防控全覆盖。

“红袖章”联防队注重发挥治安联防队员“防火墙”作用,推动平安乡村建设。每日发动3000人次以上参与防控,依托社会治安全息防控模式,布控街面看稳守牢医院、公交站场、商业中心、学校周边等重点场所。

“连心桥”服务队注重发挥村里“两代表一委员”桥梁作用,265名代表、委员分赴各村居,多方筹措防控物资,疫情防控期间累计收集民意诉求76条,落实相关意见100%反馈。及时了解和收集社情民意,联系有关部门迅速解决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问题,避免问题堆积导致矛盾。

“平安哨”护村队注重对复退军人的关爱,让他们退役不“褪色”,继续发扬军人优良品质,协助村里做好交通劝导、综治维稳等工作,推动全区农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夕阳美”调解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教师等扎根基层、群众信赖的优势,2019年至今共调处基层矛盾纠纷1023宗,调解率接近100%,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巾帼”志愿队注重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促进和谐文明家庭建设。疫情防控期每日发动800多人次上门为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单亲母亲等群体送上暖心关怀。

“向阳花”宣传队注重发挥少年儿童作用,从小培养家国情怀,大手拉小手,向家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协助辟谣清源。

一个体系,两个平台,三治融合,四项机制,七支队伍,从化区通过“12347”乡村治理工作法有效破解“谁来治、治什么、怎么治”的难题,推动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从化区“仁里集”智能治理云平台成为全国乡村治理数字化典型案例,温泉镇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吕田镇莲麻村、太平镇格塘村等10个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