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金昌市 > 正文

老少相宜聚人心 乡村文明风尚新

——永昌县黄家泉村“小手拉大手”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

【内容摘要】永昌县河西堡镇黄家泉村是一个近郊村,共有6个社、416户1067人,村里常住人口仅90户180人左右,其中老人约70户左右,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基于村庄空心化严重阻扰民主协商的正常开展的现状,黄家泉村村“三委”积极讨论,提出议案,召开民主协商会议,集思广益,确定设计“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吸引学生与家长回村,并不断拓展范围,创建了黄家泉“小手拉大手”品牌。黄家泉村通过民主协商,集思广益,动员本村青少年加入,开展“小手拉大手”一系列活动,将孩子及其家长吸引回村,充分做到社会动员,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以“关系方案”解决“关系问题”,将本地老中少三代人再一次紧密联系起来,共同绘出清洁、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实现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在村级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民主协商,完善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激发村民的主动性;并利用奖惩制度、村规民约等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意愿,保障村民参与决策;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在本村的文明建设过程中聚人气、暖人心,凝聚政治认同,改善干群关系,提升治理能力。

一、背景

永昌县河西堡镇黄家泉村共有6个社、416户1067人。由于城镇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得黄家泉村孩子大多只能去附近乡镇上学,由学生家长陪同就读。因此,村内外出务工363户,其中城镇户215 户,镇域外户111户。而大多数居住在镇上的黄家泉村村民除春种秋收很少回村,对村内事务不了解、不关心、不参与,所以村内常住人口仅90户180人,其中老人约70户左右,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基于村庄空心化严重阻扰民主协商的正常开展的现状,黄家泉村村“三委”积极讨论,提出议案,召开民主协商会议,集思广益,确立设计“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吸引学生与家长回村,并不断拓展范围,创建了黄家泉“小手拉大手”品牌。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小手拉大手,乡村环境“馨”起来

走在黄家泉村的村野田间,街道干净整洁,院内无杂草,院外无垃圾,一派和谐景色。但三年前的黄家泉村并不似现在这般清洁。由于城镇教育资源的整合,黄家泉村孩子大多只能去附近乡镇上学,由学生家长陪同就读,而大多数居住在镇上的黄家泉村村民除春种秋收很少回乡,导致村中许多房屋长期无人居住,屋前屋后长满杂草甚至垃圾,无人清理。

2021年3月黄家泉村书记马欣根据自己之前在社区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举办“小手拉大手”活动,吸引孩子与家长回农村的想法,并与村“三委”成员协商讨论,最终由村“三委”提议,与村中6个社的社长与村民代表开展民主协商议事会,征求村民的意见,并经过多次讨论协商,最终决定开展“小手拉大手——环境卫生整治”主题活动。

黄家泉村“三委”在村中微信群发布通知,召集“小小志愿者”再让各社社长在每个社的微信群积极动员家长与孩子参与。2021年3月20日村三委组织村民,发动本村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了以“小手牵大手 共筑洁净黄家泉”为主题的人居环境整治活动。黄家泉村的“小手拉大手”活动有效利用了中国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的特点,积极动员村中的青少年参与,从而带动其家长一起回村,让全村老少同参与、共打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最终,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黄家泉村成立了环境志愿服务小分队共60人,其中孩子占22人。

“小手拉大手——环境卫生整治”主题活动自2021年4月开始到如今已经开展近2年,每月开展一次。村中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放、农机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等影响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增强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引导全体村民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性,黄家泉村乡村环境“馨”起来了。

(二)小手拉大手,文化生活“暖”起来

为更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本村的文化生活,2022年5月28日,黄家泉村举办“小手拉大手——浓情端午”主题活动。

“我们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准备这次活动了,安排场地、动员报名、采购材料,准备物资等等,”黄家泉村书记说。为了让孩子和老人可以更好的参与活动,28 日上午,村干部们便早早到了村委会进行准备,炸油饼,做卷糕,布置场地,安排摄像等。在正式的活动现场,年轻人在厨房忙东忙西,老人带着小孩一起品尝油饼卷糕,一同参与游戏,不时传来村民的欢歌笑语,一派其乐融融景象。村中老人都说,可以和孩子们多多接触,有了陪伴,很开心,希望这种活动多多举办。

黄家泉村自2021年4月开始,由村三委提议,协商扩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范围,已多次举办庆祝节日、老人生日等大大小小活动。

2021年5月黄家泉村党支部结合“小手牵大手”成立了党史宣传小分队,到老百姓家中进行宣传同时在村民集中的地方发放宣传彩页,将党史中的故事带到老百姓家中。村党支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作用发挥,结合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红领巾心向党”,以“小手牵大手”活动带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家长带领孩子们为村内留守老人讲党史人物故事、讲近期时政要闻,予以老人们精神陪伴,使老人在感受“天伦之乐”的同时,进一步感悟社会主义好、党的政策好,丰富了本村党建形式。黄家泉村通过“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让老人有了更多的陪伴,缓解了老人心中的孤独感。村民的心情舒畅了,村风村貌建设也变好了。本村的文化活动兴起来了,使得群众的生活美起来了,文化生活也“暖”起来了。

(三)小手拉大手,乡风民风“焕”起来

在黄家泉村的图书阅览室的爱心墙上“我要考上医科大学”、 “我会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我一定加倍好好学习,以后带爷爷奶奶住上大房子”……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写下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愿望,对将来参与建设农村的盼望。

2021年6月黄家泉村开展“小手拉大手——心里辅导”活动,邀请永昌小学心理老师设计活动,为黄家泉村的小孩与大人进行心理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1年6月黄家泉村决定开展“小手拉大手——梦起点科普宣传小屋”活动。通过科普宣传栏建设、展示柜建设、农家书屋免费开放等方式,完善科普小屋阵地建设,为科普活动搭建平台,打通科普宣传最后一公里,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到本村的科技建设当中。

此外,2017年黄家泉村,建立了道德评议会,每月集中评议一次,年终评选本村“十佳”好人好事;还建立了道德银行,每个季度由村民们提议,大家来协商评议好人好事,一年一汇总表彰。后来通过民主协商,将村中的评优评先、低保标准与村中公益活动参与度联系起来,以此提高村民的素质,促进村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道德建设。

黄家泉村积极利用民主协商,将“文明种子”遍撒农村大地,乡风民风焕然一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广大农民摒弃不文明陋习,学习科学知识,培育崇德向善、诚信友善、邻里互助的乡风民风。倡导了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了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推进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向善转变,本村的乡风民风“焕”起来了。

(四)小手拉大手,邻里关系“和”起来

黄家泉一位村民说:“之前我们村上没几个人,平常没什么活动,大家也都不参与村子建设。我们村和驻村企业、帮扶单位那些也没有什么联系。”黄家泉村新班子上台后,积极开展协商,与驻村企业、帮扶单位联系,并动员各社社长,让他们与本社的村民进行协商,多次劝说,改善村民与企业的关系;也通过“小手拉大手”平台,链接其他爱心企业与爱心组织,资助帮扶村中有困难的小孩与老人。

2021年黄家泉村举办“圆梦大学 爱心助学”活动,为村中在2021年考取二类本科以上的学生进行物质捐助并鼓励他们勤奋努力学习。2021年12月18日,“2021年壹基金温暖包发放启动仪式”在永昌县河西堡镇黄家泉村举行。黄家泉村爱心企业帮扶村民活动在本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过程中,驻村企业与帮扶单位都出了很多力。

黄家泉村驻村企业、帮扶单位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一系列活动,黄家泉村既发动了村中老中少各年龄段村民,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为本村美丽乡村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又加强了与驻村企业、帮扶单位的“邻里关系”,让他们也加入到本村的现代化建设当中。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黄家泉村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手抓,积极动员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凝聚共识,邻里关系和睦友好,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三、成效与反响

黄家泉村深入贯彻实施“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过民主协商,集思广益,动员本村青少年加入,开展“小手拉大手”一系列活动,将孩子及其家长吸引回村,充分做到社会动员,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以“关系方案”解决“关系问题”,将本地老中少三代人再一次紧密联系起来,共同绘出清洁、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实现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在本村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民主协商制度,完善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并引导村民全程参与本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村民的主动性;并利用奖惩制度、村规民约等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意愿,保障村民参与决策;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在本村的文明建设过程中聚人气、暖人心,凝聚政治认同,改善干群关系,提升治理能力。

四、探讨与评论

城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都需要人来推动、实施,如果没有人将会是空谈,是难以实施的。目前,“空心化”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空心化”的农村,如何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黄家泉村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就是要靠我们基层干部、群众想办法、出实招,吸引外出务工、经商的群众回村发展,回乡居住,增加农村“人气”,提升农村内源发展动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