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天水市 > 正文

坚持以创建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抓手提升市域社会治理 能力水平

张家川县公安局东关派出所位于张家川县阿阳大道东段3公里处,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带,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共有16个行政村,7个居民小区,辖区实有人口35909人。派出所现有在岗民警14名,辅警3名,平均年龄36岁,中共党员8名。针对辖区呈现面积大、服务人口多、警情相对复杂等特点,2020年以来,东关派出所对表公安部《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的意见》要求,围绕省厅、市局以及县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部署,按照 “思想上背水一战、程序上丝丝入扣、要素上精准对标、推进上统筹兼顾”的创建要求,紧扣“党建统领”等六个创建目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立足辖区实情,进一步深化“十小警务”工作法,成功找到了一条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辖区实际相结合的新型基层警务发展之路,经受住了疫情防控的实战检验,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良好社会治安新貌,切实担负起了守护张川平安、维护辖区稳定的重大责任。

一、发挥党建统领“主心骨”,展现红色警队“新枫范”

一是突出“党建统领”,坚定正确工作方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拓展学习平台,采取入警宣誓、诵读革命先烈家书、参观革命纪念馆等多种教育方式,将党建基因植入思想、让红色文化浸润警营、使纪律作风沁入警心。始终坚持把党建队建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建强、业务佳、队伍优的目标。2020年以来,共有4名党员民辅警立功受奖。

二是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打好疫情防控战役。充分发挥派出所党支部委员、党员民警先锋模范作用,表率引领全警下沉参与联防联控,深入辖区16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区330家场所单位,连续3轮开展入户走访、摸排宣传工作,为上级科学调整管控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是推进社区民警进村任职,密切联系群众纽带。依托“两进任职”工作,协同镇政府,全面落实社区民警任村综治中心副主任职务,建成7个社区警务站室,落实社区民警同址办公,将社区警务6大类29项工作前置到社区,夯实“四近”(就近实施接处警、就近走访、就近服务、就近化解)工作模式,切实提升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摸排化解效率,并摸索建立了6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台账,被全局复制推广。与2019年同期相比,行政、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8%和15%。

二、织密民稳民安“防护网”,打造社会治理“新枫貌”

一是以重视“小案办理”为抓手,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立足辖区实情,针对人民群众身边发生、反响强烈的“小案”,严格落实“每案必侦”机制,坚决予以打击处理。创新“案件回访”制度,搞“回头看”,做到案案有回音、件件抓落实,始终将人民满意度做为衡量案件办理成效的“标尺”,全面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群众反响强烈。

二是以警情治理为导向,深化平安联创新理念。聚焦辖区内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噪音扰民、犬只管理等治安热点警情问题的跟进治理,进一步深化“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工作理念,通过“警群恳谈会”“治安形势分析会”“向辖区人民汇报工作会”“我为大家守一周、大家为我守一年”等活动形式,持续汇民智、聚民力。把“社会综合治理”的大讨论、大提高、大发掘提升到新高度,全力打造平安创建共同体。

三是以网络资源整合为牵引,挖掘社会防控新潜能。充分应用上级开发的视频结构化、扁平化指挥调度,整合、用活、用好“一标三实”“云搜索”“警综平台”等资源,整合乡镇、社区推出的综治社治、雪亮工程、疫情防控等资源入所,实施破小案、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的“五小工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村委会及个人在治安敏感地带、环境复杂区域、家庭院落安装监控设备,并倡导使用“人脸识别”,力促形成辖区立体化智能防控网。

四是强打击、重合成,形成震慑违法犯罪新模式。剑指影响“平安指数”痛点的吸毒、电信诈骗、盗窃等侵财性案件,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探索合成作战工作模式,从线索摸排、走访调查、伏击守候等多个角度开展分析研判和落地核查,不断完善图侦、大数据技战法,对高发性案件深入分析原因、完善打防对策,有效打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2021年,辖区总警情、“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警情、“盗抢骗”等侵财类警情分别下降29.8%、12%、24%,实现了“平安不出事”。

三、擦亮社区治理“新名片”,构建共建善治“新枫采”

一是拓展“公调对接”,构建多元调解体系。针对辖区邻里、房产、劳资纠纷较多的现状,探索“一站式、菜单式”矛盾纠纷多元动态化解新机制,与相关部门分类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大力推行派出所、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三所联调”机制,主动吸纳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法律工作者加入联调工作,组建矛盾化解综合体,搭建调解平台,畅通化解渠道。依托“1+3+N”微信工作群、家里矛盾纠纷线上化解机制,2020年至今共调解纠纷299件,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超96%。创建了“魏小兵警务室”,前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载体,就近解决化解群众身边的“小纠纷、小诉求、小隐患、小难题”,实现了“矛盾不上交”。

二是深化“部门联动”,形成共建善治格局。按照“基层吹哨、党委牵头、部门报到”的工作思路,有效扭转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公安、单打独斗的局面。针对辖区和畅嘉园、街亭小区治安要素复杂现状,积极开展集中整治,历史遗留顽疾得到有效解决,区域警情同比下降66.6%、黄赌毒警情下降80%。

三是建好“义警队伍”,延伸打防控管触角。按照“1+3+N”专群联动的思路,全面整合派出所辖区内各种社会力量,构建全民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深度挖掘“治安户长”工作效能,全力打造最强民力“义警队伍”,协助解决群众困难,配合开展“一标三实”和疫情防控工作,并常态化开展夜间延时巡逻,用“民力无穷”有效延伸了打防管控触角,破解了“警力有限”的难题。

四是借助“社会力量”,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在“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录中,探索建立“5353”(依靠单位协调、社区支持、民警指导、网格员帮助、群众理解和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道别的上门方式,落实信息采集“五到位”工作要求,倡导苦干、实干、巧干)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法,实现了“一标三实”信息清理率100%。

四、搭建警民互动“连心桥”,奏响为民利民“新枫声”

一是拓展多元“警民互动”途径,畅通社情民意渠道。通过 “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发放“警民心连心”联系卡,开展“警民面对面”恳谈会,组建“警务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听民声、解民情,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发挥警风监督、社情民意征集、基础工作收集、风险防范提示的功能。2020年以来,发放“警民联系卡”10000余张,开展“警民面对面”恳谈会60余次,搭建小区、行业场所等“1+3+N”微信工作群32个,覆盖16个行政村、7个居民小区、280家单位、近3万群众,有力促进了社会综治从事后治理向事前服务,从硬性行政手段向软性服务举措转化,使社会治理水平在服务民生中得到提升。

二是借力警务前移和“智慧警务”,破解群众跑路难题。主动顺应辖区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落实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措施,全力实现警务前移、扎根群众的工作格局。结合警务室建设及“治安户长制”工作,推动社区(村组)服务窗口和公安户籍窗口合并,设置“最多跑一次”代办制,确定四项公安业务由“中心治安户长”代办,并依托“甘肃公安政务平台”公众号引导辖区群众掌上办理,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有效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对于交通不变、居住分散人群和留守老人等群体,采取定期上门服务、巡回服务等,延伸服务触角,实现了“服务不缺位”。

三是深化“警媒合作”,发好警民和谐之声。加强与媒体的交流沟通,注重共同挖掘在化解矛盾、治安防范、服务群众中的优秀典型和感人事迹,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树好公安形象。2020年以来,先后在省市等多家网络新媒体报道派出所先进人物事迹60余篇(次)。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张家川县公安局东关派出所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聚焦“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目标,守初心、铸匠心、执恒心,迎“枫”起航,在“枫桥之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