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兰州市 > 正文

依托“志愿红”借力“社工委”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为民服务的加油站”

内容提要: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凝聚社工委力量,创建了“为民服务加油站”社会治理工作思路。通过“初心澎湃 德耀银滩”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构建街道与辖区单位组织联建体系,把关系融合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让环境美好起来、把活力调动起来、让生活幸福起来。

案例正文:

银滩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重要行动,扎实推进省委“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市委“重振兰州辉煌”战略行动、区委“四中心一名城”打造目标,以“初心澎湃、德耀银滩”新时代街道党建品牌为引领,以“为民服务的加油站”社工委品牌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构建以党工委领导为核心、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等多元力量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协同联动社会治理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党建赋能社会治理的广度、精度和温度,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力量不断汇聚。

一、背景和起因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近两年来,特别是去年兰州市委根据“战疫”后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提出了建设“社工委”(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之后,街道党工委和各社区党组织广泛动员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积极入疫情防控,探索创新实践形成了常态化管理下24小时流调管控专班、24小时转运接送专班、核酸采集、社区小区管控专班、应急处置管控专班、督导检查专班等运行机制,建立了各级党员干部下沉,楼院长、商铺长包抓,退役军人、志愿者、物业人员、以及热心群众齐防疫的值守值岗机制,涌现出了红色物业、白衣天使一大批先进典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典型并得到固化和树立,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群众身边高高飘扬,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了力量,“社工委”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力量不断汇聚。

二、做法和经过

(一)党建引领,加快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党建”格局

充分发挥党工委轴心带动作用,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健全城乡社区的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理顺机制,高效统筹基层组织。按照“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原则,推行“三融一站”全域党建运行机制,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社区“社工委”有机融入“社工委”“为民服务的加油站”,通过召开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以“问题、资源、项目”三项清单为抓手,搭建服务平台,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壮大街道社区“大工委”“大党委”朋友圈,有效提升街道党建联盟的凝聚力,推动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街道注重发挥党工委的“轴心”领航作用,统筹调配编实小区力量,按照“多级联动,做实机构”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社工委”体制机制,着重在“融合、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将街道35个城市小区细分整合为39个单元,建立以驻守干部为核心的“一办七组”工作架构,完善“十大台账”基础信息,确保137名“社工委”委员、52名“社工委”成员、168名第一梯队市级下沉干部、行业志愿者等力量全部充实到小区力量中,成立34个临时党支部,确保哪里有需要,党旗就插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在哪里,进一步夯实了组织基础,构建了“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共同防控体系,形成了“握指成拳”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合力,为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是融合力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市区机关驻守社区干部与“社工委”委员,全面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院四级双楼栋长架构体系,辖区169栋楼设置楼院长82人,通过走访、交流、代办等形式拉近干群关系,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在现有23个基层党支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辖区22家非公企业、2个银行网点、3个沿街商铺及2个快递网点找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组建3支外卖先锋骑手志愿服务队,主动融入“社工委”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触角向每个角落延伸。

(二)步调一致,坚决落实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责任

持续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通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强化社区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一是严格党建引领的责任。建立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的党组织与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双向互动机制,统筹司法、公安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在职党员力量,运用好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做到“双服务、双报到”,积极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解新体系。积极发动和依靠群众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二是严格疫情防控责任。明确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社工委”志愿单位、非公企业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单位行业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督促各值班值守人员严格落实“一扫三查”防控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严明的政治纪律,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责任防线,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家园。三是严格安全维护责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行动,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矛盾和群体性矛盾。全面掌握本辖区重点上访人、重点信访群体特别是骨干人员的居住地、联系方式、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密切掌握动态。切实落实好主体责任、化解责任、排查责任、盯紧责任、包保责任、追责责任,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做到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落实、宣传责任和提醒责任同落实、排查责任和自查责任同落实、上报责任和整改责任同落实、督办责任和追责责任同落实,以扎实高效推进维稳安全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靠前一步,主动奉献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翁”精神

基层治理的根本是服务人民,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将为民服务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精准对接,进一步扩大服务群众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是志愿服务在一线。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成果,紧贴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社工委”“一周一主题”活动要求,开展了“为民服务的加油站”社工委在行动系列活动30余场,不断提升服务精度。认真组织“社工委”委员、“社工委”志愿单位、驻守干部、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走访群众、协商议事等社区工作,将安全生产、法律咨询、用药安全、就业指导等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将“社工委”引领的志愿服务做到了社区、做到了学校、做到了工地,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二是协商议事在一线积极探索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依托委员工作站成立了街道政协协商议事会,根据市政协搭建“三位一体”协商平台,实行“三个下沉”,实现“三个覆盖”以及区政协建立“三联系”制度的要求,主动对接下沉的省、市、区31名政协委员,将来自农业农村、城市建设管理等6个专业协商议事小组的8名委员编入街道协商议事会。依托“11+1”协商议事平台征集民意诉求24条,协商解决民生问题10余件,有力推动政协协商和基层治理有效衔接。三是“三治融合在一线”。加强自治,为法治与德治奠定基础。科学划定社区网格,实现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网格体系,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成立居民议事室,通过开展居民需求调查,深入了解居民的实际需要,打造开放协商空间,通过居民自治解决实际问题,使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完善法治,为自治与德治提供保障。不定期举行法治讲座,组织领导干部学习《环境保护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提高街道领导班子的依法行政能力。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坚持规范性文件公开发布、设立公示栏等政务公开措施,简化办事手续。弘扬德治,为自治与法治营造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移风易俗等先进典型、公序良俗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居民素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三、成效与反响

银滩路街道依托22家非公企业党组织、2个银行网点、4个党群服务中心、1个社区文化服务站、3个沿街商铺及2个快递网点等辖区内大大小小的“为民服务的加油站”,已逐步构建起深化为民服务水平、助力社区“聚心”工程、破解社区治理“疑难杂症”,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健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工作新格局。

四、探讨与讨论

街道“党工委”将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结合涉农和城市社区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及辖区特点,将驻区单位、区级联系部门、辖区派出所、物业公司、新就业群体及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统一纳入红色网格,同步对接“为民服务的加油站”,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触角向每个角落延伸,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一站服务,全面提升党建赋能“市域治理”的广度、精度和温度。让“为民服务的加油站”在银滩随处可见,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之花在银滩遍地开放,“手牵手、心连心”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