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天河区“四个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天河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顺应形势发展,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积极构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了“四个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良好格局。

一、以回应群众诉求为突破口,创新社情民意收集机制。

一是建设社情民意收集工作平台。整合全区近900名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资源,建立覆盖全区所有街道的“两代表一委员”联络室和42个试点社区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分片轮流到各个社区开展接待和走访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开展社区行动计划。各街道通过张贴公告以及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在社区范围收集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区社工委围绕征集到热点话题,策划实施发展类、民生类、法制类、服务类、活动类等社区行动项目。目前已遴选编制第一批27个区级行动项目。采取“一社区一项目”、“一时期一项目”模式,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积极参与项目对接,共同开展社区共建行动。

三是实行“夜间工作法”和专项督导。针对大多数“两代表一委员”日常工作繁忙,下社区时间主要利用闲暇时间的实际,在石牌街试点实行“夜间接访”工作模式。“两代表一委员”利用夜间时间、周末时间,在社区内接待群众,实行挂牌服务,亮岗位、亮身份、亮服务,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在创建“干净、平安、整洁、有序”城区环境的专项工作中,邀请挂点街道的“两代表一委员”定期参与综合整治的督导巡查,加强执法检查,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规范综合执法,从而保证综合整治的效果和质量。

二、以推动证社合作为突破口,创新基层协同治理机制。

一是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协同创新。以长兴街长湴村为试点,开展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协同特色平台创建活动,围绕“挖掘村史文化”、“创建特色项目”、“搭建展示平台”等创建内容,由区社工委、长兴街、长湴村三级联动和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参与的模式推动项目运行。9月29日,区社工委在长湴公园举行城乡社区治理协同创新试点(长湴村)成果展,以图片展示、文艺表演、群众活动等形式,展现全区基层治理的丰硕成果。

二是构建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体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的积极性,聚合社会资源加快培育发展异地务工人员互助组织。“天河区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和“广东岭南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市社工委2014年终期评估,今年再次被评为广州市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示范点。

三是启动基层治理研究计划。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瓶颈问题,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合作,启动课题研究计划,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如开展“来穂人员需求和社区融入状况调研”,了解掌握来穗人员的需求和社区融入现状,提出推进来穗人员社区融入的路径和举措。开展“深化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与创新发展研究”,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以整合各方力量为突破口,创新基层综合执法机制。

一是整合资源,一支队伍管全面。以车陂街为试点,组建全市首支“公安+城管”模式的路面综合执法队伍,积极探索“一支队伍联动执法”工作模式。在不改变执法主体、不改变法定执法程序、不增执法加人员编制的原则下,以公安和城管综合执法力量为主,融合相关行政执法力量,相对集中行使执法权。

二是明确流程,一支队伍管到底。综合执法大队涵盖公安、城管、工商、交警、食药监等部门,在执法工作中体现统一性,各单位、各部门人员共同处理各类社会乱象,打破各部门原来互不相干的“条”与“条”关系,既有序分工,又相对统一,保障了路面巡逻综合执法队的威信,提高执法效率和力度,也有效缓解了势单力薄、容易受到阻碍、妨碍执法困境。

三是完善制度,一套规范抓管理。在依法治理的前提下,

按照“前台共管、后台分流”的模式,理顺领导机制,实行执法业务指导以区主管部门为主、指挥调度和案件审核以街道综合执法队为主的双层管理;完善综合执法大队运行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强化联勤联动和法治保障,实现“前台共管有效、后台分流处理及时”的效果。

四、以凝聚区域合力为突破口,创新社区共驻共建机制。

一是实行党建工作共创。推动驻社区单位党员下沉社区。以党性强、熟悉党务流程、热心公益事业为标准,在驻社区单位的“两代表一委员”、有影响力的优秀共产党员、单位党组织委员或法定代表人当中遴选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目前,全区各社区党组织有兼职委员49人,分别来自学校、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领域。

二是推动社区团建一体化。健全完善街道团组织委员制。鼓励街道吸纳驻社区单位团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团工委委员,协助团工委书记开展区域化团建、建设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等工作。目前,石牌、天河南、五山等10个街道已吸纳36家驻社区单位团组织负责人担任团工委委员。

三是开展社区服务联办。健全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利用青年地带、亲青家园、志愿驿站等平台,鼓励驻社区单位建立志愿服务队,与所在街道进行志愿服务资源对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共有20多家驻社区单位志愿服务队与街道进行资源对接,在社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扶贫助学、电器维修、义诊义教、卫生清洁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