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党建赋能“小网格” 撬动基层“大治理”

核心提示: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以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为抓手,通过织密网格、凝聚合力、做优服务,有效解决机制运行不畅、多元参与不够等问题,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走深走实。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以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为抓手,通过织密网格、凝聚合力、做优服务,有效解决机制运行不畅、多元参与不够等问题,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走深走实。

党建引领

实现多网合一全要素

岢岚县从合理划网、组织密网、力量沉网、机制优网等四个方面入手,打造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一网统管的基层网格治理体系。

“三级架构”强组织。岢岚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网格治理的核心引擎,打破部门壁垒,将原有分散的党建、综治、公安、应急、城管等各类网格进行整合,实现“多网合一”。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便于管理”原则,在全县5个社区科学划分全要素网格45个,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微网格(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确保党组织覆盖网格无死角。

“三长一员”强力量。建立网格长、楼长、单元长、专职网格员“三长一员”网格治理团队,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网格长,实现党对网格事务的统一领导。社区现有网格长5名、楼长152名、单元长550名以及专职网格员77名,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内事网内办”。

“五员九类”强职责。明确“治理下放到网格、工作细化到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的工作导向,调整网格准入事项,明确网格员的“五大员”(信息员、矛调员、协管员、宣传员、服务员)职责,细化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九大类任务,规范制定网格员“5+N”工作职责,充分做到“一员多用、一岗多责”,压实治理责任。

多元共治

凝聚群众治理大合力

“数据+网格”打造共享平台。岢岚县搭建大数据精细化治理平台,将63499条人口基础信息与居住地进行空间关联,将19511条房屋信息精准落图,形成“楼栋—单元—户室”的精细化管理单元,绘制“人—房—地”关系图谱,推动管理体系纵向延伸。将837条重点人员信息在严格权限控制下上图管理,分类分级、动态跟踪。今年累计上报信息12094条,消除风险隐患4545个,化解矛盾纠纷61个,实现了90%的事项“1小时响应、24小时办结”的快速处理目标。

“阵地+网格”优化共治载体。统筹阵地资源,联动网格资源,依托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0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建立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配备雨伞、急救药箱等便民物品,形成“阵地接单、网格派送”的闭环。吸纳在职党员、志愿者、退役军人,以及新就业群体代表担任网格辅助员,打造党员做骨干、专兼辅结合、全民共参与的基层治理队伍。

“部门+网格”创新共建机制。建立健全干部下沉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机制,推动55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1227名党员下沉基层,与5个社区、31个小区结对共建,精准掌握居民群众“一手资料”,听取一线声音,参与一线治理,让问题在一线解决。

难事快办

一网兜起民生大小事

多维问需畅通民意渠道。岢岚县推行“四下基层”制度,搭建“线上集、入户听、现场访”三条民意征集路线,通过“进门问事、居民说事、党员议事、现场办事、群众评事”五事工作法,将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周期缩短50%,民生诉求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实现“需求发现在网格、资源整合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12345”政务服务热线高效运行,近一年回访群众2363人,推动解决问题921个,社区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多元协同化解矛盾纠纷。以普法宣传筑牢源头防线,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活动48场次;依托网格化管理构建排查网络,结合网格员巡查与居民线上线下反馈情况,建立民情民意台账,精准定位矛盾隐患;组建调解委员会、法官工作站、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人民调解工作室、社区警务室等驻区机构13个,联动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社区民警、法援律师等多方力量,构建“发现—介入—化解”闭环管理机制,成功将42个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常态下沉破解民生难题。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红色管家”服务队,落实“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为“一老一小”提供助餐、助医、日间照料、课后托管班、共享自习室等延伸服务3000余次,构建起“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小区、奉献双岗位”的双向服务格局。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