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党建引领找到基层社会治理“最优解”

核心提示: 组织建设是基层治理的根基所在。孙吴镇党委精准发力,累计投入近33万元升级11个党支部阵地,完成2个村队部改造,实现全镇村屯队部常态化办公全覆盖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孙吴镇作为城关镇,锚定“强基、赋能、惠民”核心目标,以党建为统领,将36个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实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城关镇治理新路径,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筑牢组织根基,“一站式”服务打通便民堵点

组织建设是基层治理的根基所在。孙吴镇党委精准发力,累计投入近33万元升级11个党支部阵地,完成2个村队部改造,实现全镇村屯队部常态化办公全覆盖,让基层党组织有了坚实“落脚点”。在此基础上,创新划分便民服务大厅、矛盾调解室等功能区域,整合党建、民政、医保、养老等多元资源,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下沉,推行“帮办代办+上门服务”暖心模式,组建网格员小分队精准对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全程代办业务、纾困解难,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IMG_256

调解纠纷(孙吴县委宣传部供图)

治理效能的提升更离不开精准的治理体系。孙吴镇以“两网融合”为抓手,148名专职网格员组成“一警三长九员”全方位服务团队,建立“巡查-报告-解决-督查”闭环工作机制,让治理触角延伸至镇域每个角落,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村,精准破解基层治理“看得见管不着”的难题。

激活产业动能,“三产联动”点燃增收引擎

党建引领的核心成效,最终体现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上。孙吴镇立足资源禀赋,以“党建+产业”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形成“三产联动+指尖经济”的特色发展格局。种植领域亮点纷呈,构建“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成3900亩鲜食玉米订单种植,让农户稳稳增收;镇南村打造“莓之恋”草莓园,34栋大棚实现“种植+采摘+观光”深度融合,年带动村集体增收24万元;新兴村45栋大棚培育特色蔬菜,年创产值30万元,成为镇域特色种植的“样板田”。产业升级蹄疾步稳,兴华村合作社辐射周边五村屯,2025年规模化经营土地7500亩,实现利润100万元;引入企业建成玉米面条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达1500万元,同步建设日处理300吨的粮食烘干塔,有效解决群众粮食储存难题。文创领域开拓新局,创新“党支部+技师+农户”培育模式,打造“慧心手工编织坊”,通过八级阶梯式培训培育10余名手工技艺带头人,联动海外订单与线上销售渠道,月接单量超1200件,带动百余名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IMG_257

鲜食玉米加工(孙吴县委宣传部供图)

凝聚志愿合力,精准服务传递民生温度

志愿服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更是党建引领下凝聚民心的桥梁纽带。孙吴镇以党组织为核心,牵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镇域每一处。环境整治行动中,400余人次志愿者主动参与,清运垃圾30余吨,清理路边沟9000余米,让镇域“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金晖行动”,组织志愿者上门提供生活帮扶、普及法律知识,联动医院开展免费义诊,把健康与安心送到老人身边。光明社区“童心港湾”项目更是独具特色,创新“红色教育+美育+科技+实践”四位一体服务模式,用多元关爱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凭借扎实的服务成效荣获省级志愿服务银奖,成为全镇志愿服务的标杆品牌。

IMG_258

志愿服务(孙吴县委宣传部供图)

下一步,孙吴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两网融合”治理体系、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完善志愿服务闭环机制,以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城关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来源:孙吴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