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地各部门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将民族事务深度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从“党建引领”、“依法治理”、“宣传教育”、“互嵌融合”、“矛盾化解”、“数字治理”6个方面选树了一批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样板。即日起,自治区民委将开设“石榴花开·治理有方”专栏,持续推出各地各部门经验做法,营造“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推进我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土默特右旗沟门镇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城镇社区,常住人口6525户,17141人。近年来,沟门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行动纲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抓手、服务为基础、产业为动力,系统推进新时代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迈上新台阶。
![]()
(一)强化党的领导,凝聚民族团结共识。沟门镇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镇党委为核心,各村、社区为单元,构建“一核多元”的工作体系。
一是提高站位抓谋划。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通过理论学习加油站的形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展开学习。领导小组每年开展专题研讨1次,召开工作推进会2次,压实包村领导工作职责,加强民族工作调度,明确工作事项,确保按时按标准抓好落实。
二是扩大范围抓覆盖。除领导小组成员和民族助理员定期学习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学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16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村规民约,使其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行为准则和日常习惯。与美岱召镇、苏波盖乡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通过开展文化共融、民生互助、宣传教育、经济协作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文化交流互鉴、情感交融共鸣,营造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是深化宣传抓引导。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资源,组建81个“草根”宣讲团,开展“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等系列宣讲百余次。依托“两月一周”工作,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翰墨丹青绘团结”书法活动、“民族团结·乐在棋中”象棋比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二人台文艺演出等活动17场次,覆盖各族群众1000余人次。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街,在镇域主干道、高速出入口、国道增设展板25个、标语9条、道旗16个,营造浓厚氛围。

沟门镇西湾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惠民演出。
(二)融入党的建设,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
沟门镇将民族事务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度融合,携手各族群众共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幸福家园。
一是“网格铁三角”激活民族事务治理“大能量”。构建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的铁三角链条,将民族事务治理融入77个网格。配备14名民族助理员,成为穿梭在网格间的“连心桥”,由镇级统一调度指挥,各村(社区)紧密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助理员们常态化入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听诉求,在进行政策宣讲的同时,深入了解各族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解决群众涉及土地领域等矛盾纠纷15件,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民生微实事”汇聚团结奋进“向心力”。将民族事务治理与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456”工作法(四进家门、五措递进、六项保障)相结合,把民生实事办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以实际行动增进民族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和村两委化身“贴心人”,开启“地毯式”入户收集问题行动,形成涵盖民生各领域的问题台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人居环境改善,累计解决民生难题103个。格外关注各族群众的“微心愿”,协调解决残疾人轮椅等115件微心愿,常态化开展帮办代办78次,通过实打实地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进各族群众感情沟通,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沟门镇西湾村在长者饭堂为老人过生日。
三是“党支部领办”拓宽各族群众共富“新路径”。坚持一体发展,共同富裕,还富于民的理念,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增收致富。争取民族领域项目资金48万元,完成了310平方米的“金杏”科技小院建设工作,并获评国家级科技小院。推广支部领办合作社,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西湾、庙湾、后湾、板申气、此老气等村通过发展规模化种植、大棚特色种植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吸纳各族村民3994人入社,分红521.42万元,切实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守望互助、共享发展红利。

沟门镇农林街社区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 石榴花开五月红”主题活动。
![]()
沟门镇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三会一课”等党员干部群众教育日常,凝聚起民族团结共识;依托“网格铁三角”模式,以民族助理员为纽带,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借助“民生微实事”,落实“456”工作法,拉近各族群众距离;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致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解决各族群众实际问题。沟门镇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执笔,描绘着一幅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