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筑基强能,推动基层治理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是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切所在。近年来,党中央切实加强基层治理顶层设计,构筑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印发,明确了基层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明晰了基层治理的制度框架,将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新时期工作的重点。

系统的政策集成明确了我国基层治理的制度框架。基层治理一直是国家治理的重点所在,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点。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集成建构了我国基层治理制度框架。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对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功能,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制度安排。2017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出台,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对开创新形势下城乡社区治理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将乡镇(街道)治理和城乡社区治理统筹安排、系统规划,对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这些政策一脉相承、不断深化集成,形成了整体性的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制度设计。

明晰的政策目标展现了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城乡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基层治理直接关系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和向往。《意见》明确,我国基层治理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治理的工作原则就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目标就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这样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不仅是生活共同体,而且是政治共同体,具有卓越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是团结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和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制度的最大优势

有力的政策工具是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变的重要抓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基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在于完善的体制设计、有效的能力建设、协同的社会合作和科学的技术支撑等政策工具。《意见》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明确基层治理中,不仅要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而且根据基层治理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指出基层政权要从行政执行、为民服务、议事协商、应急管理、平安建设五个方面进行能力建设,更好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意见》基于社区群众需求和活动场景,明确党建带群建,社会参与要建立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这是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对于基层群众自治,从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指南和工作要求;对于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不仅对以往的基层创新进行了提炼,而且指出了发展路径和具体要求。《意见》专门对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体现了信息化时代对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和新路径。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是基于人民福祉的实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社会协同,共同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共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