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酒泉市 > 正文

小金湾乡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筑牢社会治理“四梁八柱”根基

内容摘要

近年来小金湾乡始终把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社会治理总抓手,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实施“目标总引领、中心总调度、网格总推进、机制总保障”的“三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体系,针对近年来在发展中出现的土地资源利用、民间借贷、婚姻家事、交通事故、宗教等诸多领域社会矛盾易发多发、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的“毛线团”问题,一方面强化系统设计、理顺条块关系、夯实基层基础,一方面坚持关口向前、重心下移、分级调处,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创新实招、富有实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并在今年7月,对办公用房进行整合改造,重新装修了小金湾乡综治中心及富源村综治中心,进一步优化了综治中心办事流程,统筹协调各部门、行业力量,持续推进党建为核、服务为本、法治为基、德治为魂的治理理念,在全乡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扎扎实实构筑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为实现“五治融合”探索出了新模式,积累了新经验,有效提升了全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近年来,小金湾先后荣获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酒泉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酒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9年11月,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小金湾乡“中国黑枸杞之乡”荣誉称号;2022年拟推荐“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一、社会治理背景

小金湾东乡族乡于1998年正式挂牌成立,现辖5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900户、8021人,实有人口近11000人,全部为东乡族,耕地面积21000亩。辖区内有宗教场所12处,合作社5个,集市1个,沿街商铺160余户。建乡之初,由于土地贫瘠且缺乏稳定的收入渠道,群众生活极为清苦,大部分人依靠政府救助生活,盗窃、涉毒案件居高不下,成为玉门市乃至全省社会治安重灾区,连续多年被列为全省盗窃、毒品重点整治乡镇。在当前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打造“四区一高地一家园”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巩固深化来之不易的社会治理成果,继而把小金湾乡打造成全市平安建设新高地,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二、搭起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激活幸福宜居的“乡村密码”

(一)党建引领入网格、服务群众零距离

通过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打通党的肌体“神经末梢”,将党建基因注入基层网格,以 “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为载体,切实强化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服务力,让少数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交织交融发展,让少数民族群众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和谐音符”。

(二)创新步骤稳民心、创新体系解民难通过网格化区块划分、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搭配组队入户的形式,在充分尊重群众民族习惯和生活习惯基础上配合开展宣传、慰问、关怀等工作,东乡语与普通话实施转换沟通,全面、精准的了解掌握群众需求,不断增进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让网格员政治成为每个网格里上传下达的纽带,为营造安定详和的社会氛围打下基础。

一个目标总引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化解为总目标。一个中心总调度,三级联动体系全覆盖。建立起乡、村、组三级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体系,以乡综治中心为总调度,按照“乡管纷争、村解纠纷、组调矛盾”的原则,乡村组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分级分类调处全乡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形成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机制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利用阿訇、学董、五老、乡贤等在群众中的权威提高涉教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降低矛盾纠纷调处成本,把社会治理和宗教治理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创新力量汇民力、创新方法聚民智

一个网格总推进,三调联动多元共治理。以“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服务全覆盖”为目标,探索形成了“一个网格”总推进、“三调联动”共治理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进一步激活社会治理“末梢神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广度、力度,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今年重新整合资源装修了小金湾乡综治中心及富源村综治中心,优化综治中心办事流程,并对网格内人员进行调整,再次明确分工职责,组织参加系统培训,提高办事能力与工作效率。在每个网格内至少配备一名民警、一名人民调解员、一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在一个网格内的“三调联动”。围绕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民族宗教、土地纠纷、婚姻家事、交通事故、生产经营、邻里关系、民间借贷等多个行业领域,积极推动乡贤参与治理模式,  

目前已选聘7名有威望的退休干部、宗教界人士补充到矛盾纠纷化解队伍,不仅能充分发挥其亲缘、人缘、地缘、语言优势,同时还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用少数民族群众能理解、易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四)创新方法展普法、创新形式展教育

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进行法律宣传。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签约律师深入各村开展法治宣讲,今年以来共开展普法教育大讲堂3场。在小金湾民族学校开展法治宣传、禁毒教育专题讲座共3场,通过动画微视频、PPT、宣传手册等方式结合真实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明理,以现场问答的互动方式,激发青少年的学法热情,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并在5个村开设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加强法律援助,拓展援助网络,开展法律服务,畅通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受益。

(五)领导接访察民情,暖心服务聚民心

为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多措并举,启动“暖心工程”,将每周二、周四(乡党委书记接待来访群众)设定为领导接访日,领导班子成员齐上阵,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及时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陪访人员均为少数民族干部,在做好问题记录的同时担任起“双语翻译官”角色,将问题准确的进行翻译解答。在接访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见人知事,分析每一件案件的信访来源、信访原因、信访的具体诉求、难化解的根源等,制定出相应对策,一案一策,实现对症下药把消除矛盾、解疑释惑工作贯穿接访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耐心倾听群众诉求,面对面为群众解决困难,推动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在法治轨道内妥善化解,下好解民忧的先手棋。截至目前累计接访群众50余人,解决问题70余件。

(六)植厚群众基础,巩固禁毒成果。

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禁毒斗争的治本之策,从宣传方式、宣传载体、宣传内容、宣传覆盖面等方面不断拓展创新,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反毒品舆论氛围。利用活力网格工作群定期发布上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转载宣传信息、典型案例;在宗教活动场所组织开展以“依法禁毒,爱国爱教”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覆盖面达95%,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积极开展帮教,让吸毒人员有病可医、有业可就,创立了“4+1”帮教回访体系,成立帮教组织65个。

(七)落实帮教措施,做好社区矫正。

建立健全安置帮教各项工作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先后落实帮教措施26人,安置26人,实现了帮教率100%,安置率100%。通过规范使用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刑释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必接必送”和定期排查走访制度,建立四位一体的安置帮教工作体系,严防脱管失控。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制度,依法执行宣告、定期报到、请销假等日常监管制度,防止、杜绝社区矫正人员漏管、脱管和再犯罪。组织网格员对管辖片区内的社矫对象定期或不定期走访,了解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和经济状况,帮助解决部分生活困难,真正做到帮矫有温度,矫正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网格员走访安置帮教人员及社区矫正对象家中约1268余次。

三、春风化雨 为民解忧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经过历届党委政府持续不断的有效治理,社会治安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多措并举,禁毒治理显成效

小金湾乡将禁毒工作重点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狠抓宣传教育,坚持治理与防范相结合,深入开展专项摸排、专项打击、综合整治、踏查铲除等工作措施,巩固外流贩毒治理成效,推动农村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农村毒品治理水平。现连续4年无新增吸毒人员,5年无复吸人员,2年无外流贩毒人员,连续5年无重新犯罪人员。

(二)强化摸排抓督察 办事有始有终

依托现代活力网格APP,利用日常走访、巡查等工作了解纠纷隐患苗头,定期开展案件“回头看”,关注矛盾发生、化解后事态发展演变情况,及时宣传教育进行疏导。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26起,化解23起,矛盾纠纷化解率大幅提升,已化解的矛盾纠纷未发生一起死灰复燃事件。特邀人民调解员队伍截至目前协助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矛盾纠纷共7起,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双轮驱动” 夯实乡村治理工作基石

重新整合装修的乡综治中心及富源村综治中心,设有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等,7月重装后至目前共接待群众230余人,构建起乡、村级两级综治工作大平台,做到了队伍进“中心”、活动进“中心”、沟通进“中心”、民情进“中心”、服务进“中心”,实现了“柜台式办公、一体化运行、一站式服务”,将服务真正搬到了家门口。结合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工作,入户走访党员群众5738余次,掌握社情民意3722余件,场所巡查1717余次,进行安全检查17余次,在节假日期间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社会稳定切实有效的得到了保障,不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网格员定期或不定期积极开展特殊人群志愿关爱活动。为特困老人、特困供养人员送棉被、理发、打扫居住环境、拉家常;为妇女送健康、送实用技术;为特困儿童送书包、衣物、画笔、笔记本等。今年以来共关怀少年儿童14人,组织适龄妇女开展“两癌”筛查50人,走访慰问特困供养人员3人。

四、“主播说事”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鉴于当前网络发达、信息畅通,人人皆是自媒体和乡内群众热衷于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了解、发布信息的实际,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小金湾乡下一步将通过短视频平台开设“主播说事,就事论事”直播间,通过直播、短视频发布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政策宣讲等正面解说引导,加强对法律知识及政策的宣传,有效链接群众需求通道。

“主播说事,就事论事”平台的设立使群众参与更便捷,通过手机打开网格群、朋友圈,就能使原本粘贴在公告栏的信息更加直观、快速的传递至多数群众中,可以突破时空局限,让村民行使“主人翁”权利,我们也能在最短时间获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通过对直播内容输出质量将严格审核,对主播的业务素质将进行系统培训,由乡纪委全程跟踪监督,直播间将邀请专业律师、民警定期邀请做客进行法律宣传及普法教育对于群众在直播间所提出的问题将登记造册在讨论研究后一一答复,有效保证工作质量。同时,此项工作也存在信息审核数量大、专业性要求高对乡级工作人员素质和数量要求较高等推广困难。为确保工作实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探索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