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武威市 > 正文

“四步走”巩固社会治理成效

背景和起因

凉州区双城镇位于凉州城北25公里处,地处凉州区、永昌县、民勤县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全镇辖16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8482户、31615人。镇域面积79.34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58905亩,人均1.86亩,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513元。近年来,双城镇党委、政府通过各类暖企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部分企业落户建设,镇域内企事业单位4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180余家,个体经营户1100余户,流动人口较多,物流、车流、信息流比较集中,随之形成的各类矛盾纠纷复杂多样,给全镇城乡管理和社会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此,双城镇立足实际、着眼基层,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采取了夯基层、建机制、抓预防、惠民生等一系列举措,为推进社会治理,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双城营造了平安和谐的政治社会发展环境。

做法与经过

抓党建、夯基层,把牢社会治理“基本盘”。一是靠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镇党委在推进社会治理中牵头抓总的作用,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政法委员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和辖区单位、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传到了工作压力,靠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建强战斗堡垒。依托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持续推进“四抓两整治”,调整充实村班子成员13人,确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企业、村18个,干部包抓点16个,全面承担辖区内党的建设、信访维稳、禁毒反邪、治安管理等工作,有力的促进了社会治理触角向基层延伸。三是加强乡村治理。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全面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深度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商议事室、综治中心等各17个,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建机制,强设施,织密社会治理“平安网”。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双城镇党委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党委会议定期研究社会治理工作,每月组织召开政法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对辖区内社会治理形势分析研究,及时排查消除潜在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二是建强综治中心。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了综治中心,设立了群众接待大厅、综合协调室、法律服务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百姓说事室、监控研判室等功能科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相关站所进驻便民大厅和矛调中心工作人员6名,制作了相关制度,公开办理事项和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落实网格责任。按照“整合资源、条块结合、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16个,三级网格159个,配备综治信息员28人、调解委员会19个,人民调解员111人,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微信群176个,织密了社会治理网络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抓预防,重监管,下好社会治理“先手棋”。一是注重风险预防。镇党委坚持把综治、信访、普法、禁毒、反邪等工作深度融合,注重关口前移,紧盯建党、建军、禁毒纪念日、反邪教宣传日、重大节会等敏感时间节点,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开展平安建设、扫黑除恶、打击诈骗、禁毒反邪宣传教育,做到风险抓早抓小抓预防,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二是落实重点监管。进一步完善镇、村属地管理责任,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包村、谁负责”的原则,对全镇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邪教重点人员、严重精神障碍人员、涉毒人员等均落实“五个一”包抓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完善工作档案,落实监管措施,定期上门回访,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不失控。三是开展警示教育。把开展警示教育作为预防违法犯罪和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禁毒、反邪、扫黑除恶等警示教育2场次,协调派出所、司法所对镇、村干部开展《国家安全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工作条例》、《甘肃省禁毒条例》等教育培训6场次,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在推进社会治理中的能力素质。

惠民生、解民忧,架起社会治理“连心桥”。一是严格信访接访。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信访接访制度,确定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分管领导、办事人员参与接访,认真查找问题症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累计答复群众来信来访17件,有效防止了因信访上访诱发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狠抓矛盾化解。充分运用法治途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综治中心、司法所每月下沉各村组或农户家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积极化解土地流转、浇灌用水、邻里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及时发现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分类建立台账,及时跟进督办,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6起。三是倾心为民服务。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安宁为目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一行动一活动”等,组织镇村组干部为“三留守”人员及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12次,完成低保重新评定630户,特困供养114人,慰问生活困难群众32人,帮办退役军人优待证567人、残疾人证52人,完成妇女“两癌”筛查220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件,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稳定了社会大局,巩固了社会治理成效。

成效与反响

抓党建促社会治理的引领作用逐渐加强。通过把党建工作逐渐渗透到推进社会治理当中,建立领导干部包抓联系点,进一步提升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夯实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战斗堡垒,推动了抓好党建和推动社会治理相会促进、相互提升。

网格管理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不断体现。依托镇、村综治中心建设,通过划分镇、村、组三级网格,压实了工作责任,织密了社会治理网络,强化了镇、村、组的协调配合,延伸了工作触角,形成了社会治理共治模式。

民生保障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尤为重要。通过持续关注和改善民生,把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主动开展信访接访、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开展为民帮办实事,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消除了群众疑虑,打牢了社会治理稳定的基石。

探讨与评论

凉州区双城镇通过努力发挥抓党建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牵头抓总作用,通过把牢社会治理“基本盘”,织密社会治理“平安网”,下好社会治理“先手棋”,架起社会治理“连心桥”四步走,夯实了社会治理基础,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营造了平安建设环境,为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