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创新社会治理让人民更有幸福感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稳定住社会基本面,也就是夯实了地区发展的根基。面对庞大的社会系统、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找到那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鄂尔多斯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以来,准格尔旗把巩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点面结合,不断探索社会治理理念、机制、方法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旗、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原本打算到法院起诉,没想到在这1个多小时经工作人员的调解,化解了纠纷,双方都满意。”内蒙古三恒(准格尔)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佳敏说。

胡佳敏是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康乐小区物业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因该小区的业主郭伟后未缴纳物业费而和物业公司发生了纠纷。

经准格尔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工作人员的调解,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协议,一次性解决了问题。

“快,省事,有同等的法律效应。”用准格尔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主任刘瑞军的话说,“矛盾也不大,有时候坐在一起商量,效果会很好。”

胡佳敏坦言,拖欠物业费的现象并不鲜见,以前不得已的时候我们只能走司法程序,自从有了“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我们可以与业主面对面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说出来,还有专业的调解人员帮助处理,既解决了问题,又融洽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还节约了司法资源,真是一举多得。

去年以来,准格尔旗不断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广泛学习、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旗、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旗级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嘎查村社区成立“村民(居民)说事”制度,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积极探索符合旗、乡镇、嘎查村社区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基层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增强了话语权和执行力。

据刘瑞军介绍,准格尔旗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共设立9个专业人民调解室、2个行政调解室、2个司法确认室和劳动仲裁、土地仲裁、商事仲裁等3个仲裁机构,同时还设立了交通法庭、律师值班室、法律援助工作站、心理咨询室,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强大工作合力。每个调解室由具有丰富调解经验和一定接访工作经验的专人负责,定期分析研究矛盾纠纷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情况互通、信息共享。

各人民调解庭和仲裁庭,配备了音视频录播监控系统,使调解、仲裁在阳光下运行,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新格局,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的目的,提高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切实增强矛盾纠纷化解实效。对于多元调解中心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准格尔旗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多部门进行重点化解,将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处置,切实实现群众诉求“事要解决”的目标。

据了解,各苏木乡镇街道以综治中心为基础,建立了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调处各自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各嘎查村社区建立了村民(居民)说事室,严格执行村民(居民)说事运行机制,积极有效解决矛盾、回应村民诉求。三级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建立,确保了全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下贯通、高效联动。

“以前我们这里脏乱差,晴天机动车一过尘土飞扬、灰尘一片,一下雨泥泞不堪,出行困难,建个公厕,找不到地方。现在,公厕建起来了,小巷修成了水泥路,环境卫生大变样,我们的心情非常好,这归功于社区的居民说事。”薛家湾镇蓝天街道张家塔社区居民张面说。

张家塔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是平房,外来人口多,社会治理面临很大挑战。社区书记王云德说,在很长一段时间环境卫生搞不上去,社区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居民意见很大,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自“居民说事”制度运行以来,让群众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大家畅所欲言,商议对策,一批急需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从今年5月成立至今,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各专业调解室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63件,成功调解405件,化解率达87.5%,有效避免了大规模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为该旗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畅通社会治理“最后一米”

在准格尔旗,“有事,坐在一起好好说”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一张桌子围成一圈,大伙围坐一起,从说事、议事,到办事,村镇干部全程倾听村民呼声,全面回应村民期盼。这项看上去质朴、实则凝聚群众智慧的做法,在实践中受到了广泛欢迎。

张二银与张蛆小是叔伯兄弟,都是准旗十二连城乡脑包湾村村民,2012年4月,两家因土地耕种问题引发纠纷,官司打了7年,从准旗法院一直打到自治区高院,最后自治区检察院抗诉,纠纷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然而,今年7月份脑包湾村的一次“村民说事”会,让这起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两家各让10米”。

这,得益于准格尔旗推行的“村民说事”制度。

“两家的纠纷,我们通过调查取证,走访了解情况的村民,更能掌握纠纷的事由经过;同时对双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思想疏导、劝解互谅工作,乡里乡亲,以和为贵,最终,亲情的力量战胜了对利益的争夺,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脑包梁村村支书张满良言语中透露着喜悦,“村民的矛盾纠纷中,大部分是土地纠纷,有些时候,矛盾也不大,就是为了争一口气。”

说起“村民说事”制度,该村村民张满前对这个制度特别满意。他和本村一村民发生借贷纠纷,15年了,借他的2.7万元一直要不下,到了法院准备起诉,光写一个诉状就要200元,于是今年开春,他来到十二连城乡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申请调解,经工作人员调解对方给他还了2万元,双方都能接受。“要了十来年,不知生了多少气,现在一下就解决了。”

翻开十二连城乡矛盾纠纷综合调处中心的纠纷记录档案,上面记载着一起起调解成功案例,有土地纠纷、民间借贷、征地拆迁等等。中心主任李开元说,像这样的纠纷能不出乡就坚决不出乡,村里把住“第一关”,我们把住“第二关”,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干部干事无顾虑。

2019年8月,准格尔旗在农区、矿区、人口集中区先行启动了5个试点开始实施“村民说事”制度。给村民一个争理说事的平台,让干部和群众直接对话,疏通人心。一开始,有的村说事会上争吵不断,村民讲出来的多是质疑和抱怨,但只要干群能公开平等对话,村民话能都说了,气也就顺了。干群共同直面矛盾和问题,相互理解、信任就多了。几个月下来,依靠“村民说事”制度,与村民们生活相关的日常琐事解决了不少。

来自基层鲜活的经验逐步转化为“接地气”“惠民生”的长效机制。2019年底,“村民说事”制度在准格尔旗197个嘎查村社区全面推广,现在,每个嘎查村社区都建立了村民说事室,而且对调解成功的调解员根据纠纷的难易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同时对“矛盾不出乡”的苏木乡镇街道和“矛盾不出村的嘎查村社区给予奖励。

如今,“村民说事”已成为准格尔旗乡村治理的重要法宝。各嘎查村社区每周固定一天为“村民说事”日,由村“两委”值班干部受理村民说事,并登记造册;每2次村民说事日后召开1次村级合议会,由村党支部书记组织村“两委”及监委班子成员,合议研究“村民说事”日未答复解决的问题;每月月底召开1次“村民说事”会,由乡镇包村领导或村党支部书记组织村民说事室组成人员、人民调解员、律师、当事村民及相关人员,集体协商研究村级合议会未答复解决的问题。能够形成统一意见解决的,当事人签字确认并通过矛盾调处中心司法介入固化下来。无法调处的上报乡镇乃至旗级层面相应机构或导入司法程序解决。

通过说事,让村务管理更加阳光,消除群众对干部的质疑,让干群关系更加紧密,让干部能够甩开膀子,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着力形成“有事要商量、村民能当家、干部善干事”的村民自治路径。

“以前,村民有了难事儿,不知道给谁说、说了也不管用、没有人给办。如今,知道和谁说了,听完还帮助解决。”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宿亥图村党支部书记贺巨兵说,“其实村里的事我们最了解情况,解决起来也容易,村民的事儿,村民商量着办,很好。”

通过“村民说事”制度,宿亥图村今年已解决了5起村民矛盾纠纷。

自“村民说事”制度运行以来,准格尔旗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多件,特别是一批长期想解决又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得到了集中解决。现在,村民办事看规矩、解决问题靠法律成为了新风尚。

“村民说事的过程,就是听民声、问民计、解民忧的过程,通过村民说事,解村民最烦的事、抓村民最难的事、做村民最盼的事。围绕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开展对话,努力形成共识,创建一种有效的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把有事好商量落到实处。”准格尔旗委政法委副书记樊永欣说,“随着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再像过去一样单靠政府大包大揽,既不实际,也不实惠,其结果群众必定不会满意。‘村民说事’制度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撬动基层社会的智慧和自治活力。”

伴随着“村民说事”制度的推广,各嘎查村社区里的大事小事变得公开透明,村民对村里的发展也充满信心和干劲。从最初的说纠纷、说抱怨到现在的说发展、说建设、说理念,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体系正不断丰富“村民说事”的内涵。

在推广“村民说事”制度的同时,准格尔旗以网格治理为辅助,推动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将网格触角延伸到小区、楼院、企业、市场、村民小组。全旗共划分网格2091个,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开展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治安防控、便民服务等工作。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有矛盾、哪里有隐患,哪里就有网格员,形成了责任明晰、运行高效的大联勤、大联动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