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嘉善样本”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全面分析浙江省嘉善县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坚持推动社会共治,发挥“自治”基础作用;坚持弘扬“善”文化,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坚持数字化社会治理,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呈现“嘉善样本”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

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的基层联系点,嘉善县始终遵循总书记嘱托和指引,以全力推进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积极打造党建统领、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智治支撑的县域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有机融合的“五共五治”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努力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嘉善样本”。

坚持党的全面统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嘉善县始终强化党委在县域社会治理中的统领作用,将党的建设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全领域,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加强党的政治引领力。

嘉善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完善坚持党全面领导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创新四套班子“一线工作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确立镇(街道)党委政府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责任主体,把责任压实到一线,把力量充实到一线,把保障倾斜到一线。深化统一战线同心工程。建立“同舟论坛”平台、“同舟智荟”实践创新基地,构建县镇村三级“同心之家”阵地群。坚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领社会生态,提升社会治理领导水平。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水乡清风”廉洁文化品牌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增强党的组织领导力。

嘉善县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对全县各类基层党组织分析排队,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党员和群众信得过的要求选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把党组织服务管理延伸到各个基层。坚持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推动群团改革服务大局。扩大群团组织有效覆盖,完善群建组织体系,不断提高群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作用发挥,打造“党建引领、协同善治”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全面构建覆盖多层面、宽领域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工作格局。

加强党的统筹协调力。

健全党建统领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小区(村民小组)—微网格”五级治理体系,整合组织、综治、食品安全等部门资源进村入网,形成全科网格,推动全县党员干部、社会力量下沉基层治理最前沿,开展组团式服务。实施全域网格党建治理,深化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推动“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服务网格中”。完善“微网格”,建设“微嘉园”,实施“微治理”,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统筹能力。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城镇圈”党建,实施毗邻村“双委员”制,构建青浦、吴江、嘉善以及苏州、嘉兴“3+2”党建工作格局。

增强党的基层服务力。

依托基层党建阵地,拓展党建阵地服务功能,构建起以县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节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农村党员先锋站及城市“小区党建客厅”“善城驿站”为基点的“一核多点、四级联动”的党群服务网络体系,更好地赋能社会治理。全面深化党员楼道长制度,引导党员主动当好社区“红管家”,把为民服务的“前哨站”建到了群众家门口。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建设,增强基层干部活力,实施“活力倍增”“领雁带创”等计划,制定出台村(社区)党委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1+5”制度体系,全面夯实新时代乡村治理根基。

坚持推进依法行政,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嘉善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最多跑一次”理念向社会领域延伸,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充分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层的作用。

筑牢法治政府建设根基。

嘉善县把政府的一切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全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县。严格规范基层权力运行,深化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彻建管并重、标本兼治、抓常态重长效的治理理念,建立健全有实效、可持续的治理机制。积极探索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新做法。开展以镇(街道)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基层法治能力提升工程,增强基层治理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建立县委法律顾问制度和政府法律咨询专家库,25个县政府组成部门法制科室设立全覆盖,9个镇(街道)完成法制室和司法所力量全整合,配齐配强法治力量,打造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2020年嘉善县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3.05%,在嘉兴市最低,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全民法治观念。

嘉善县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使循法而行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加强基层干部普法教育,创新媒体宣传、活动宣传和阵地宣传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搭建乡村法律公共服务平台,组建法律服务巡诊团等各类法律服务组织200多个,村(社区)全部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对部门和基层出台的重大决策开展“法律体检”,让法治在基层一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教育引导广大法治工作者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法律服务队伍的教育、管理、引导,推动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法治实务部门与高等院校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构建基层行政执法新格局。

嘉善县深化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调整整合现有行政执法职能和行政执法队伍,建立源头查处、重心下移、运行规范、执法高效的行政综合执法管理机制,形成以镇(街道)为主、上下协同、统一指挥的基层行政执法新格局,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建成镇(街道)基层体系“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将7个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纳入镇(街道)管理,做到人事管理权、考核任免权、事权执法权“三个下放”,共下沉人员723人、下放执法权1395项,构建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的镇(街道)治理体制和机制。以“一单四化”规范基层组织小微权力运行,建立招投标管理、财务管理等11个类别36项村级组织“小微”权力清单,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以“2+5”制度强化镇(街道)与村(社区)的权力约束。以“三式”监督规范全程,通过村监会实施“程序式”监督、“参与式”监督和“审核式”监督,促进基层组织和村干部依法依规履职,做“法治的带头人”。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机制。

嘉善县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危机干预机制,提高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水平。建立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中心,整合平安综治、诉讼、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等8个条线业务职能,入驻二十多个部门、10个专业调解组织人员力量,为群众提供“一窗受理、一门办理”。同时,推动中心功能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形成矛盾调处化解三级联动、分级诊疗体系,实现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访一地”。扎实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为依托,加快构建乡村法律公共服务平台。

坚持推动社会共治,发挥“自治”基础作用

近年来,嘉善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社会协同,强化公众参与,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力。

嘉善县结合县域治理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县域治理,发挥社会力量在县域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实施社会组织组团体合作工程。成立社工委、社会组织促进会、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等平台,加大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动形成社会组织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探索推进社会组织全面参与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创建全省首个“社会组织公益地图”云平台,全力助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社会组织“双孵化、双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培育网络,打造“善心巴士”“公益集市”“善人家”公益街和蓝天救援等社会组织服务品牌。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落实社会组织“双随机”检查,形成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的良性互动。动员广大青年团员、巾帼志愿者等群团组织、民间和谐员以及“善人家”等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

嘉善县积极推动县域治理中的民主参与,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实行村务公决制度,创新村务民主协商机制,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通过“村务民主决策公决”等模式,做到村级重大决策让村民在决策前知情、决策中参与、决策后理解、执行时支持,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了基层自治,提升了村民的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全面开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工作,实现村规民约修订全覆盖。在协商民主方面,搭建“请你来协商”平台,创新建立界别联镇街、委员联网格“双联”工作机制,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2020年以来,围绕农村土地流转、生态环境整治、交通治堵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实事,开展各类协商近50次,提出建议200多条,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打响“嘉和善治”基层协商民主品牌。

加大社会治理队伍的建设力度。

嘉善县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的作用,加强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县域治理。深化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改革和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率先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率先构建“县镇一体、条抓块统”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强化社工人才培养,为推进“三社联动”提供人才保障;加强社工人才“专业化”培养;加快社工发展“职业化”进程;积极推动社会工作“品牌化”建设。深入开展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中。借助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全科网格员的工作模式,将民间和谐员队伍与网格员队伍深度融合,创新了“互联网+网格化”的人民调解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坚持弘扬“善”文化,发挥“德治”教化作用

嘉善县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善文化”人文品牌建设为抓手,使现代文明在乡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乡村治理的正能量,为健全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实的道德支撑,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

传承“善”基因,打造“善”品牌。

充分挖掘“地嘉人善”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地域人文,培育和弘扬以“地嘉人善、敬业争先”为核心内涵的“善文化”,传承“善的基因”,打造“善文化”区域道德品牌,确定“地嘉人善、敬业争先”为当代嘉善人的共同价值观,梳理形成了“善政理念亲民惠民、善商群体创业创新、善德育人快乐成长、善居之地心美人和、善行天下温暖人心、善气迎人幸福嘉善”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六大现象”,为嘉善县域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挖掘袁了凡劝善思想,开展“善文化节”,举办“善文化微散文、微电影、微故事”大赛,出版《善的教育》校本教材等有力举措,让“善文化”进村入户、进校入企,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为乡村治理注入善的基因,为县域社会治理注入善的要素,推动城乡居民向善从善。“善文化”建设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工程。

全面繁荣乡村文化生活。

以“善文化”为精神引领,有效构筑了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长效机制,形成了具有规划性、发展性、创新性的科学建设机制,构建了定期驻堂、自我管理、有岗有责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县形成了“勤和缪家”“花样江家”“善美和合”“美丽洪溪”等一批“善文化”特质鲜明、可学可看可示范的农村文化礼堂阵地,基本实现了文化礼堂“门常开、人常来”的常红常火现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了遍布城乡的文化礼堂、文化活动中心、书场书屋,以文化礼堂为平台,加载村民会议、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法律咨询、社区服务等功能,建成农民的精神家园和乡村公共服务综合体,以文化人,以服务凝聚人,促进农村和谐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高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科技、旅游、体育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增强全民体质,建成省体育现代化县。

重视德治,实现人文美。

切实注重发挥乡约民约、良风习俗、道德伦理等规范的重要调节作用,在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上,使得乡村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得以延续和弘扬。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的创建,通过道德评判团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善美文明家庭”“新乡贤”“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涌现出陈阿条等6位中国好人、20位浙江好人、各级道德模范、“最美教师”“最美家庭”等500多例,形成“身边最美人物”的榜样力量。深化完善以“积善之嘉”志愿服务品牌为龙头的“1+6”道德践行模式,切实促成“善文化”在嘉善大地上百花齐放。比如,天凝镇洪溪村充分发挥文化礼堂阵地作用,发展20支文艺团队,培育“辣妈宝贝”文艺品牌,邻里乡亲关系越来越融洽,乡风民风越来越淳厚,由过去的“上访村”变为典型的“和谐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治理有效奖”等荣誉,村支书也被评为中国最美村官。

坚持数字化社会治理,发挥“智治”支撑作用

嘉善县充分发挥浙江数字经济优势,全方位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从经验治理转为数据治理,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预见,更加精准有效地破解城乡社会治理难题。

坚持数字赋能,打造长三角最具安全感城市。

嘉善县紧紧把握发展新趋势,坚持数字化社会治理战略,以智能化、信息化、立体化为目标,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起以大安防和大数据应用为支撑的智慧安防体系。按照“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要求,进一步创新完善县域智慧安防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来谋划推进。高标准建设情指联勤中心,做强“指挥大脑”。按照“指挥部”“参谋部”“作战部”的功能定位,实体化运作情指联勤中心。通过实时远程全景掌控案事件现场情况,为现场处置提供视角、情报、决策支撑,实现了突发案事件指挥更加精准、处置更加高效。构建网上网下合成作战平台打造“破案工厂”。多点布建联勤警务站打造警民共治家园。以人才引擎驱动创新发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目前,推进“智安街道”建设,实现街区管理全程智慧化,有效破解了社会治理中的一些瓶颈性问题,真正把嘉善打造成为长三角最具安全感城市。

全面推进“智安小区”建设,夯实智慧城市根基。

嘉善县依托物联网技术和平台采集的数据,全面建设“智安”标准化小区,实时对小区社情、警情进行智能预测预警,为小区防范提供研判支撑,提升对居民小区的治安防范和管理服务能力。创新“智安小区”管理模式,实现对小区人、车、物等的智能监管和全天候立体化智慧防控,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目前,全县“智安小区”已实现全覆盖,三分之一的小区刑事案件“零发案”,连续15年创成省级平安县,成功摘得一星平安金鼎。2020年疫情期间,嘉善县结合浙江“健康码”全面升级“智安小区”系统,实现县域大门、社区小门信息实时互通,重点人员精准管控,被省委书记袁家军称赞为“精密智控的社区版”。目前正拓展应用“智安小区”做法经验,大力推广“智安家居”工程,开发社区远程监控、智安社区App、智安家居、健康医疗、访客云、物业管理、亲情宝等八大功能,推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有机融合。

利用大数据平台,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

近年来,嘉善县深入推进“一证通办”应用,依托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推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建立县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在线上,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综合运用浙江政务服务网、嘉善掌上办事等平台,实施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等改革,变“群众跑”为“数字跑”,248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在线下,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去柜化”政务服务新模式,撤销服务大厅柜台和窗口,设立开放式服务“机位”和自助终端,工作人员从柜内走到柜外,“面对面”“肩并肩”指导帮助群众办事,推动政务服务从“请人办”到“自助办”的理念转变。2017年,全县列入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734项事项中,717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实现率为97.6%;208项实现“零上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知晓率分别达93.8%、95.6%、85.6%,获得感、知晓率居嘉兴五县(市)首位。

利用大数据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嘉善县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精细化中的作用,通过整合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和民政等公共资源,逐步打造数字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和一站式大数据公共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构建社会治理云服务体系,分析公众诉求、把握舆论动向,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和舆论引导,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夯实数字转型基础,开拓多领域智慧应用,聚焦项目化、场景化、集成化,实现整体智治。比如,在企业管理方面,针对企业在政策法规、审批报批、办事流程、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和诉求,整合发改、经信、水电气网等涉企服务资源,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并设立线下服务专窗,实现企业诉求一口受理、协同办理、限时办结;在社会管理方面,围绕出租房屋人员复杂、治安难防等问题,借鉴旅馆管理服务的理念,创新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确保房屋安全、居住安全、出租安全;在城市管理方面,已建成“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工程”“数字城管”等管理系统,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目前,正围绕系统化、集成化整合资源,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数字嘉善”城市大脑,加快打造“一图观全域、一屏管全局”的智慧嘉善。

嘉善县域社会治理的重大思路和举措,都是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中得来,都是结合嘉善县域实际的具体贯彻。嘉善在 “县域善治”实践中,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创新县域治理方式,实现了从行政主导的治理方式向法治主导的治理方式转变,从强制为主的治理方式向寻求协商的治理方式转变,从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向上下协同的治理方式转变,实现了在党和政府主导下多元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为全国县域社会治理创造了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