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汤坑镇东山社区,这个位于城乡接合部、户籍人口近6000人的社区,正悄然经历一场由表及里的深刻变革。
2024年,东山社区被确定为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东山社区成为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沿实验室”。一年多来,东山社区以此为契机,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交出一份“上有部署、下有行动、民有所获”的生动答卷。
从“有地方办事”到“好地方办事”
盘活资源激活“新引擎”
“以前来社区办事,地方小,人多的时候得排队。现在好了,宽敞明亮,功能还多,像个家的样子。”社区居民陈伯对新搬迁的东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赞不绝口。

新搬迁的东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基层治理,首在基础。观察点的“察实情”功能首先体现在精准“诊断”上。观察点建设伊始,东山社区直面“痛点”——原社区办公场所仅80平方米,服务功能少,群众办事不便,何谈高效治理?
东山社区党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核心诉求,将“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增效”作为观察点建设的首要攻坚任务。他们巧妙运用观察点带来的关注度和协调优势,在汤坑镇党委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准盘活县自来水公司闲置多年的收费大厅。
这一举措,盘活的不仅是310平方米的物理空间,更是社区服务群众的综合承载力。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科学设置便民服务窗口、矛盾调解室、群众议事厅等多个功能区,实现从“有地方办事”到“好地方办事”。这也为观察点探索“闲置资源活化利用赋能基层治理”提供了首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成为观察点作为“展现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前沿窗口”的直观印证。
社区工作人员热情为群众提供服务。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发现”
观察员化身民情“前哨”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观察点要真正“耳聪目明”,离不开一支扎根基层的观察员队伍。
东山社区立足“察民情、解民忧、聚民智”的核心功能,精心组建一支由机关“双报到”党员、网格员、居民小组长等15名骨干力量构成的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队伍管理严格参照规范,明确观察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三重职责。他们如同社区的“神经末梢”,深入楼栋院落、街头巷尾开展工作。今年以来,这支队伍已累计收集各类观察事项38项,内容涵盖市政设施、环境卫生、邻里纠纷、民生诉求等方面。

社会工作观察员队伍如同社区的“神经末梢”,深入楼栋院落、街头巷尾开展工作。
东山社区党委将观察员反馈信息视为基层治理的“晴雨表”,建立“分级响应、限时办结”机制。退役军人刘某家的外墙渗水纠纷,从观察员上报到社区干部多次协调推动解决,正是这一机制高效运转的缩影。
观察员队伍的“前哨”作用,推动东山社区构建起“有诉即办、未诉先办”的闭环机制,让治理更具前瞻性和精准度。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
“大党委”凝聚治理合力
观察点不仅是观察窗口,更是实践载体。东山社区将“大党委”工作机制作为观察点重点跟踪的联动平台,探索出一条“条块协同、资源整合”的新路径。
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大党委”书记,社区党组织委员任专职委员,吸纳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这一组织架构创新,有效打破了行政壁垒,推动社区党建从“垂直管理”向“区域融合”转型。
依托“大党委”机制,观察点持续追踪党群联动的实效。党员干部主动认领民生“微项目”、群众“微心愿”,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闭环。从老旧小区路灯维修,到儿童美育课堂、爱心冰柜、暑期学堂,再到为独居老人养老认证、为困境儿童助学、为低保户送温暖……20多个“微项目”和38个“微心愿”的落地,不仅是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更是观察点验证党群联动解民忧,凝聚治理合力的生动实践。
从“管理”到“善治”
“三治融合”激发内生动力
观察点如同一面镜子,照见基层群众自治的活力。东山社区以观察点为依托,持续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在自治方面,依规制定的居民公约通过常态化宣讲深入人心,小公约成为规范行为的大规矩。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作用充分发挥,“讲政策、带示范、帮难解、议民生”活动常态化开展,引导居民从“被动参与”向“主动作为”转变。
改完后的东山社区邮电宿舍,环境焕然一新。
健全的组织体系是自治的基础。东山社区规范建设居委会下属各专门委员会,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自治服务网络。创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模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民主议事协商,推动完成7782平方米外立面更新、辖区单位宿舍全面升级,惠及615户居民,充分体现协商机制的高效。
从“需求侧”到“供给侧”
精准服务践行“群众路线”
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用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东山社区观察点始终将服务群众作为核心标尺,精准把握群众意愿,推动解决“急难愁盼”。
今年以来,东山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累计解决群众关切事项39个。特别是在“三线”整治和污水管网改造中,观察员收集的进度反馈成为东山社区主动协调的有力依据,最终推动重新铺设污水管网6125米,彻底解决新邮路汤井巷的排污积水难题。群众从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中,真切感受到治理效能提升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多元参与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
观察点是纽带,联结起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东山社区通过搭建居民议事会、社区论坛等平台,畅通居民参与渠道,推动“社区事大家议、大家办”。
东山社区积极对接公益组织,如引入嘉应学院美育筑美团为社区儿童提供系列免费绘画课,实现高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联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142名“社区合伙人”,常态化开展义诊、关爱未成年人、反诈骗宣传、文艺晚会、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24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凝聚起“共商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成功打造有商有量、互助友爱的邻里中心,为观察点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又一鲜活样本。
【记者观察】
基层治理“东山方案”
结出丰硕“治理果实”
东山社区的实践表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绝非简单的“挂牌”,而是机制的创新、资源的整合、效能的提升。它通过“观察—诊断—施策—反馈”的闭环,将党的组织力穿透到基层最末梢,将服务精准投送到群众心坎上,将多元力量凝聚到治理共识中。
从办公场所的扩容到服务功能的提质,从观察员的“前哨探头”到“大党委”的“资源整合”,从居民公约的“软约束”到多元参与的“强联动”,东山社区正从一个普通的城乡接合部社区,蝶变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南方样本”。它的探索,为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东山方案”。这片观察联系点的“试验田”,已然结出丰硕的“治理果实”。
档铺网——在线文档免费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