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北京西长安街街道探索“三精三动”工作法破解商户厨余“绿桶”外摆治理难题

核心提示: 西长安街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探索形成以“精准宣传引导、精细服务保障、精确执法监管”为核心,以“街道主动、商户互动、部门联动”为机制

厨余垃圾“绿桶”管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一环,也是市容环境面貌的直观体现。面对辖区内商户密集、厨余垃圾产生量大、部分商户存在不文明摆放“绿桶”影响市容和通行的治理痛点,西长安街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探索形成以“精准宣传引导、精细服务保障、精确执法监管”为核心,以“街道主动、商户互动、部门联动”为机制,推动“街道-商户-环卫-执法”四方联动的“三精三动”工作法,实现了商户厨余垃圾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

IMG_256

精准宣传引导

推动“被动遵守”为“主动认同”

根治“绿桶”外摆不规范问题,首要在于转变商户观念,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为此,西长安街街道开展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引导工作。

西长安街街道牵头组织成立由城市管理办公室、环雅丽都、第三方清运公司组成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对辖区内餐饮单位进行“一对一”入户走访。发放《告知书》,向商户负责人详细解释法律法规要求、外摆不当对环境的影响、可能面临的处罚以及规范管理对提升自身经营环境的益处,确保政策入脑入心。

同时,利用线上平台定期推送垃圾分类知识,在商户密集区张贴宣传海报,营造规范摆放的浓厚氛围,潜移默化地培育商户环保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形成“维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共识。

精细服务保障

实现“管理闭环”促“收运顺畅”

西长安街街道积极对接环雅丽都主动担当“服务管家”,着力打通收运环节的“堵点”,为商户厨余垃圾规范管理创造便利条件。

IMG_259IMG_260

“一图一表”科学规划清运网络,与环雅丽都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辖区内商户分布、垃圾产生量、道路通行状况进行深入调研摸底,共同绘制了《西长安街街道厨余垃圾收运路线优化图》和《收运时间安排表》。通过优化线路走向、错峰安排时间,实现了收运效率最大化,基本覆盖所有主要商户街区。

“双向预约”与“定时定点”相结合,建立灵活的收运机制。对于垃圾量稳定的大型商户,实行“定时定点”收运;对于垃圾量波动大或位于背街小巷的中小商户,推行“线上预约、及时响应”模式,商户可通过微信群或电话提前预约,环雅丽都公司调配车辆就近、就急收运。

IMG_261

精确执法监管

坚持“刚柔并济”保“常态长效”

为确保治理成果不反弹,西长安街街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构建起一张疏密有度的监管网络。

IMG_263

IMG_264

建立“红黑榜”分级管理动态台账,将辖区内所有餐饮商户纳入台账管理,根据历史违规记录、巡查发现频率和商户配合度,实行分级管理,对“问题”点位增加巡查频次,进行重点约谈和警示。

“综合查一次”与“柔性执法”并举,整合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等力量,推行“综合查一次”,一次性检查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项目。执法过程中,优先采取劝告、警告、责令整改等措施;对于限期未改或反复违规的商户,则坚决依法立案查处。

目前,西长安街街道通过实施“三精三动”工作法,不仅有效遏制了商户厨余“绿桶”外摆不规范乱象,更显著提升了街区的整洁度与文明形象。下一步,西长安街街道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探索引入积分激励等创新手段,持续擦亮西长安街街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