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 正文

江苏省常熟市老旧小区里的治理“新算法”

核心提示: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治理智慧与创新活力的源头活水。近年来,为大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常熟市深入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全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共同体。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治理智慧与创新活力的源头活水。近年来,为大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常熟市深入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全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城乡居民幸福生活共同体。现推出【一线观察·幸福如常】专栏,交流展示基层一线在探索实践中的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果,为基层治理提供多样化解题思路。本期重点展示琴川街道衡山社区在“老旧小区”治理方面的相关经验。

01

基本情况

琴川街道衡山社区位于城区核心区域,下辖9个居民小区,其中8个是房龄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普遍面临居住难题多、积年矛盾多、群众诉求多、基础设施陈旧等“三多一旧”治理困境。

IMG_259

02

探索实践

聚“老”感情,建强小区治理“主力军”。聚焦老旧小区“矛盾多”“诉求多”的特点,社区党总支注重发挥“熟人多”“邻里情”独特优势。一是筑牢“核心引擎”。从社区工作人员、威信高的老党员、业委会(物管会)党员中,选优配强小区党组织班子,目前6个小区党支部班子成员中老党员占比超70%。二是壮大“骨干力量”。积极发掘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担任楼栋长、兼职网格员,每月召开党群议事会,引导共同参与小区事务。通过居民骨干带头联系群众,放大“老街坊”感情优势,有效争取居民理解支持。三是释放“多元合力”。依托“联席会议+灵活对接”机制,联动物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形成治理合力。以兴裕园小区垃圾分类为例,共建单位提供物资保障,业委会组织志愿督导,小区党支部、社会组织开展宣传引导,物业落实清运处理,多方协作推动小区获评苏州市垃圾分类四星级小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省级示范点等荣誉。

IMG_261

优“老”空间,激活小区治理“动力源”。面对老旧小区空间更新难度大、成本高的现实,社区坚持“向上争取”与“对外联合”双管齐下。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源。成功推动长江路245号小区纳入市级改造工程,获批资金近400万元,用于改造道路绿化、增设充电车棚、实施车库接电等工程,全面改善居住环境。二是主动对外联合力量。充分利用共驻共建、基层党建示范带、幸福合伙人等工作机制,深度链接市统计局、恒丰银行常熟支行等23家“治理伙伴”,精准落地早教课堂、“医路相伴”科普教育等10个惠民项目,其中多个品牌项目持续运行超三年,累计服务居民超4万人次。

IMG_262

解“老”矛盾,绘就小区治理“同心圆”。针对“停车难、环境差、消防隐患”等老大难问题,社区以“内部团结、情法结合”引导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主导人”。在推进明珠小区停车位改造期间,探索出“三步走”工作法。一是深入聊家常。社区联合小区党支部、居民骨干主动入户,通过面对面交流缓和对立情绪,奠定信任基础。二是专题议实事。针对停车位改造方案,社区联合业委会、居民、公益律师等召开多场专题议事会,创新推出“业主自愿出资、资金折抵使用”模式,巧妙化解资金筹措难题。三是共同遵公约。引导居民制定内部公约,明确每年12万元停车收益反哺小区建设,用于修复道路、升级消防设施等,并由居民自发组建督导队维护秩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IMG_263IMG_264

如今,衡山社区的老旧小区实现“老而有序、老而不旧”,道路平整、楼道明亮、停车顺畅,治理成果切实转化为居民的幸福体验。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