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解放路街道北大街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居民群众多元服务需求,创新构建“巾帼非遗传承+青少年培育+银发服务”三维治理体系,通过汇聚妇女、青少年、老年人群体力量,打造特色文化阵地,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牵线搭桥 激活巾帼“非遗”治理动能
为助力巾帼创业成果转化,让非遗文化成为带动居民增收、激活社区治理的持续动力,社区党支部主动对接非遗传承人张锐利团队及剪纸、手工绒花技艺师,吸纳辖区空闲妇女成立“巧手工坊”,定期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让扭扭棒等普通材料在妇女手中变成精美工艺花卉。在节假日期间,联合共驻共建单位开展非遗传承主题党日活动,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又让待业妇女在传承非遗技艺中重拾价值感。截至目前,“非遗工坊”已带动50余名妇女掌握绒花制作技能,实现“文化传承+就业增收+社区治理”的多重效益,让巾帼力量成为社区治理的“不平凡”担当。

护航成长 培育青少年“实践”治理力量
针对青少年假期生活无人照看问题,社区党支部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创新“传统文化+多元课程”模式,开设剪纸、手工编制等非遗特色体验课,融入国学经典诵读、少儿茶文化、科学小实验等内容,打造“学玩结合”的假期课堂,已累计开展25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同时,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红色主题活动、垃圾分类宣传等社会实践,推动红色基因扎根心底,让爱国情怀转化为参与社区治理的实际行动,培养起一批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青少年治理“后备军”。接下来,社区将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吸纳高校志愿者、专业教师等充实教学力量,增设红色研学、法治教育等实践课程,建立青少年治理积分制度,激励更多青少年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让青春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活力。

温情赋能 释放银发“余热”治理价值
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社区党支部汇聚养老服务资源,打造优乐音悠扬活动室、墨香雅韵书画室等特色服务品牌。其中,乐音悠扬活动室作为市级老年大学定点教学基地,让30余名银发学员从“零”起步学习葫芦丝,圆了老年人的艺术梦,还组建“银龄乐团”走进养老院开展公益演出,用音乐传递温暖;夕阳红书画社的10余名文艺骨干,每逢春节便化身“公益春联工坊”志愿者,为居民书写福字对联,成为社区里最浓的“年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从社区治理的“受益者”转变为“参与者”,用“不褪色”的银发力量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

如今的北大街社区,通过党建引领下的三维服务体系,非遗文化有了传承阵地,青少年成长有了护航港湾,老年人生活有了幸福寄托。社区将在不断整合多方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推动三维治理模式提质升级,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