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江西上饶信州区:三维发力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核心提示: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创新网格化管理、打造 “一站式”化解平台、深化“E呼即办+ 网格”融合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创新网格化管理、打造 “一站式”化解平台、深化“E呼即办+ 网格”融合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信州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48%,网格事件办结率超99%,一系列治理成果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党建引领,筑牢网格化治理“红色根基”

信州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推动组织体系向治理末梢延伸。按照“务实管用、应建尽建”原则,全区541个网格大部分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由村(社区)党组织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

同时,坚持扁平化设置城乡网格,全面取消部分镇(街道)设置的“大网格”“小网格”“微网格”等网格层级概念,对全区网格进行重新优化调整,确保每个网格覆盖范围合理,管理服务更加精准。统一按照“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若干名兼职网格员”的模式,配备城市社区和农村网格治理队伍,多方联动形成治理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今年上半年,信州区网格员共上报事件16939件,已办结16834件,办结率99.38%。其中,上报矛盾纠纷1269件,已化解1237件,化解率97.48%。

多元融合,打造“一站式”化解矛盾“终点站”

信州区依托综治中心,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人民来访接待、诉讼服务等六大中心合署办公,创新“多中心合一”实体化运行模式,为群众提供接访、调解、公证、诉讼、心理咨询等全链条服务。

信州区综治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11351.06平方米,设置综合接访、矛盾化解、诉讼服务等六大区域,配备远程可视化调解设备和智能化指挥调度系统,具备受理接待、矛盾调处、心理服务、指挥调度等功能。中心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方式,区委信访局、区法院等部门常态化入驻,人社、住建等高频诉求部门轮值办公,其他涉事部门按需随驻,确保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

同时,信州区依托综治中心精心打造特色调解品牌,“法院+妇联”家事纠纷诉调对接中心工作室,融合妇联柔性调解与法院刚性约束,定期会商、信息共享,专业人员多元调解,用心守护家庭和谐与妇儿权益;“袁姐调解室”等个人调解工作室,以丰富经验和热忱,为群众排忧解难,筑牢社会和谐基石;“有法帮你”党员干部服务队依“三三制”调解工作法,分等级调解纠纷。

截至今年6月,“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共接受群众诉求 1179 件,办结 1098 件,办结率 93.13%,真正实现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城区、矛盾不上交”。

科技赋能,构建“E 呼即办+ 网格”治理“快车道”

信州区综治和社区网格化中心坚持网格与“E呼即办”双促进、双融合、双对接,畅通基层治理“内循环”,推行“网格+E呼即办”机制双向融合,充分利用网格员“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参与、处置群众诉求,推动“群众有所呼,部门有所办,网格有所应”精细化管理,实现条块结合更紧密、双向机制更融合、基层治理更完善。

据介绍,信州区围绕着明确哨源、建立机制、细化标准、规范流程,推动区级层面“接诉即办”更加规范、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创新建立“警网+E呼即办+网格”三网融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警员、巡防员、网格员“三员联动”机制,实现治安巡逻、纠纷化解、应急处置、法治宣传高效协同;创新“E呼即办+网格”加速度模式,加大城市管理、市容环卫、事件、部件等相关问题网格巡查力度,超前发现、化解各类矛盾,力争做到“未诉先办”。

今年上半年,通过三网融合共接110转办件6806起,已办结6806起,办结率为100%。利用“上饶公众”App与“E呼即办”系统融合,已处置41件重点工单,通过平台调处分流各类矛盾纠纷5110件,有力推动了社会矛盾问题源头治理。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