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基层治理见真章! “四为” 发力破难题

核心提示: 基层治理,不能仅靠政府“单向发力”,更需激活群众主体、联动社会力量。潭头镇聚合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百姓评理说事”专家团、“三心联民”志愿服务队等多方专业力量

伏牛山麓,风光锦绣;党建引领,焕发新颜。近年来,栾川县潭头镇坚持以党建为魂、以网格为基、以发展为要、以平台为翼“四为发力”,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图景,让治理更有力度与温度。

01

党建铸魂,筑牢治理“主心骨”

“周一村级例会这个平台真好!家里亮堂了,心里也畅快了!”潭头镇潭头社区居民周晓毅的感慨,源于不久前通过村级例会迅速解决了自家房屋采光难题。一桩“堵心事”,在村干部和包村干部现场办公、当面协调下圆满解决。

周晓毅家的“由暗到明”,是潭头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生动体现。该镇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核心,于今年5月全面推行《周一村级例会及坐班工作制度》,固定每周一下午为村干部“集中办公日”,并推动包村干部下沉一线,进行“点对点”精准督导和“面对面”靶向指导,构建起“集中办公提质效、现场督导破难题、清单推进抓落实”的高效工作闭环。

IMG_256

潭头镇搬迁社区“三心联民”志愿队服务群众 郭钰含 摄

“例会既是破解发展堵点、回应群众关切的‘议事厅’,也是锤炼村干部能力、提升治理水平的‘练兵场’。”潭头镇党委副书记梁三虎介绍。制度实施以来,全镇已召开村级例会25次,村级事务平均办理时限缩短30%。一桩桩民生实事的高效办结、一个个治理难题的成功破解,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巩固,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02

网格夯基,直达服务“最末梢”

“暴雨导致下水道堵了,水灌进车库,我在网格微信群里发消息,不到1小时就有人来疏通!”易地移民搬迁社区居民李桂兰对前不久的险情记忆犹新。强降雨导致社区下水道严重淤堵,积水深达30厘米。居民通过网格微信群紧急“点单”后,网格员迅速到场核查上报,镇网格中心立即“派单”,施工队火速处置,后续更投入2万元升级排水管网,从根本上消除了隐患。

IMG_257

潭头社区石门村推进沟渠加盖与道路拓宽工程 胡晓楠 摄

IMG_258

潭头镇汤营村网格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尚松方 摄

服务群众,关键在打通“最后一米”;基层治理,核心在实现“精准滴灌”。潭头镇以网格化建设为突破口,针对覆盖不全、响应迟滞、处置低效、服务粗放等痛点,全域统筹、精准划分了4个专属网格、9个居民网格、113个农村网格,建立起一支1035人、党员占比72%的网格员队伍,形成“1名网格长+3名网格员+1名志愿者”的“1+3+1”高效服务单元。通过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全链条闭环服务模式,网格体系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余个,确保群众诉求一键直达、快速响应、闭环办结,实现了服务有温度、治理有效率。

03

发展聚力,激活产业“新引擎”

“以前几所驾校抢学员、压学费,练车排队,投诉无门;现在学费透明、场地共享,还有志愿者帮忙办证,学车省心又舒心!”学员周萌萌的对比,道出了潭头镇驾培行业的变化。此前,从县城转移来的4所驾校存在恶性竞争、管理松散问题,行业效益和学员体验均不佳。如今,在驾培驾考联合党支部引领下,4所驾校抱团发展,扭转了行业乱象。

IMG_259

潭头镇驾考中心协助考生填报信息 孙阳林 摄

承接县城驾考产业转移,既是镇域经济提质的“新引擎”,也是基层治理破题的“新考卷”。潭头镇以党建为纽带,成立驾培驾考联合党支部,用“红纽带”穿起行业发展“散落的珍珠”,为新兴领域注入强劲组织动能。联合党支部统筹整合场地、师资、设备等资源,全链条规范招生定价、培训流程、考试标准和经营秩序。同时,新建标准化学员休息区、便民服务站,完善配套设施,学员体验持续升级,行业口碑与影响力稳步提升。

“联合党支部成立后,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仅根治了乱象,发展底气也更足了!”联合党支部书记付保记感慨。如今,潭头镇驾培行业不仅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而且辐射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商超、汽修等配套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拉动镇域经济、拓宽就业渠道、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生动彰显了党建引领新兴领域的“乘数效应”和“聚合效能”。

04

平台赋能,构建和谐“稳定器”

“太感谢‘百姓评理说事’专家团,僵持3年的赔偿纠纷终于解决了!”纸房村村民马新卫脸上露出笑容。此前,他的林坡被宏邦矿业占用,双方因赔偿标准存在分歧陷入僵局。

“百姓评理说事”专家团介入后,多次现场勘测、查阅材料,找准症结。在调解中,专家团既用通俗语言释法明理、明晰权责,又换位思考疏导情绪、化解对立,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IMG_260

潭头镇秋林村网格员协调房屋边界纠纷 徐华统  摄

基层治理,不能仅靠政府“单向发力”,更需激活群众主体、联动社会力量。潭头镇聚合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百姓评理说事”专家团、“三心联民”志愿服务队等多方专业力量,引导群众从治理“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赋予群众话语权、参与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村务决策、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以“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之道,有效破解治理难题,筑牢平安和谐的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