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自为政’到‘抱团作战’,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让居民满意度持续攀升。下一步,丹东市振安区将持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夯实治理根基。”谈及党建引领取得的工作实效,丹东市振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万欣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丹东市振安区以党建为“轴心”,建立“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管会/议事会+共建单位+辖区商户”联动机制,每月由小区党组织书记主持召开联席会议,梳理治理清单、明确责任分工、跟踪落实进度。
前不久,珍珠街道长祥小区因建成年代久,部分楼栋外墙瓷砖出现松动脱落隐患,居民多次反映但社区无力单独解决。小区党组织立即启动联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召集区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及专业施工单位现场勘查,最终形成“住建部门指导方案+应急部门督促隐患排查+施工单位负责维修+小区议事会监督进度”的解决方案,仅用20天就完成3栋楼外墙墙体加固,惠及居民120余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记者注意到,振安区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针对有物业、业委会缺位、无物业老旧等不同类型小区治理痛点,以“分类建体系、服务沉一线、多元聚合力”为抓手,推动小区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共治”转型,让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迸发新活力。
针对不同类型小区治理短板,振安区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分类构建靶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覆盖无死角。有物业小区建立“社区党委牵头、业委会监督、物业执行”三方联动机制,通过推荐党员担任业委会主任、物业党建指导员,强化党组织在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今年以来,振安区高效解决物业费收缴、电梯更新等问题300余件,珍珠街道紫光福郡小区依托“夜间议事会”仅用十天时间就敲定电梯更新方案并启动施工。在业委会缺位小区,由“网格员+民警+居民”组建物管会填补治理空白。珍珠街道书香府第小区物管会成立后,党员带头制定“车位划分+错峰停车”方案,盘活闲置车位23个,累计解决水管维修、绿化养护等民生问题18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