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小法庭大能量 浙江泗安人民法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核心提示: 寒意渐浓、岁末将至。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法院泗安人民法庭的调解室内,随着双方最后一笔签下名字,一起抚养纠纷案件在法庭与属地乡镇社会矛盾风险处置专班的共同调解下,圆满画上了句号。

“法官,你这样做工作,我是心服口服的!”

寒意渐浓、岁末将至。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法院泗安人民法庭的调解室内,随着双方最后一笔签下名字,一起抚养纠纷案件在法庭与属地乡镇社会矛盾风险处置专班的共同调解下,圆满画上了句号。

这是长兴法院泗安法庭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夯实社会治理群众基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定分止争在基层人民法庭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泗安法庭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抓手,坚持以“四治”促“四无”致“四安”工作方法,注重规范筑基与创新赋能,获评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等荣誉。

党建引领、规范管理 打造“四无”法庭

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

近年来,泗安法庭牢固树立“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理念,坚持将抓党建与审判主业深度融合,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深化“四无”法庭建设,实现党建业务双向提升。

泗安法庭以打造“四无法庭”——“无长期未结案、无超审限案件、无发回重审案件、无当事人信访案件”目标为抓手,各审判团队均配备一名党员干警,真正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审判管理和监督,打造全流程闭环式的规范化审判模式。

“在党员先锋带领下,我们总结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制定《立案与审判工作流程》,明确包含167个节点的规范化办案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因干警个人能力差异导致的工作效能差别。”泗安法庭庭长尤丰介绍,该庭设计起诉材料接收单、补正告知书等文书51种,建立健全审判团队任务清单,提升办案效率,近三年平均结案时间为32.86天。

为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泗安法庭党支部每月组织召开“提质增效大梳理大讨论”活动,对全庭未结案件进行集中梳理,每个人晒出自己的工作,共同商讨疑难问题、解决方案,同时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每名党员干警聚焦“总结、思考、谋划、提升”,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在这样立足规范,你追我赶、共同商讨的氛围下,泗安法庭不仅审判效率、质量和效果指标持续向好,同时,还首创了民间借贷事实申报和承诺制度,有效震慑虚假诉讼行为,23名原告主动撤回起诉,对9名虚假陈述的当事人处以罚款。

如果说,抓牢规范这一根本,可以实现案件质量管理各项指标突出,但无当事人信访案件,又是怎样做到的?

“做深做实在立案、补证、保全、鉴定、调查等各环节的精准沟通,最大程度实现当事人认知与司法认定相契合,提升裁判可接受度。”尤丰说。

“法官叔叔,葛阿姨,我这次考试考了98分!”一声清脆的童声让人欣喜。这是泗安法庭法官施前平与县政协委员葛萍,对此前联合调解的一起婚姻纠纷进行回访的现场。

2024年,李女士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泗安法庭提起诉讼,申请解除其与张先生的婚姻关系。庭审中,双方对解除婚姻关系均无异议,但在婚生子小明的抚养权问题上却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双方均以自身困难为由,强烈主张由对方抚养孩子。张先生称自己身患中风,生活尚需他人照料,无力独自抚养孩子;李女士则表示自身收入微薄,居无定所,难以给孩子稳定的生活。

面对这一难题,施前平意识到,一纸判决虽易,但无法解决孩子实际面临的困境,甚至可能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为实质性化解纠纷,泗安法庭以“代表委员工作室”为枢纽,邀请了具有群众工作经验的葛萍共同参与化解。

经过施前平和葛萍的耐心疏导,双方同意自愿离婚,孩子由张先生抚养,李女士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并享有探视权。

案件虽已调解结案,但法庭的关怀并未止步。法官后来主动联系了当地学校,告知了张先生的家庭情况,并协助申请减免了学费、餐费,切实为这个特殊家庭解决了一部分后顾之忧。

泗安法庭把“如我在诉”意识贯穿诉讼全过程,让自己多做一点,群众少忧心一些,注重判后答疑、判后回访,三年来泗安法庭的服判息诉率达97.52%。

纠纷联调、分层过滤 促推“四治”融合

这两年,随着人口变迁,因农田占有不均引发村民矛盾的治理问题,成了长兴县泗安镇初康村的治理难题。面对这一情况,初康村向乡镇党委申请矛盾纠纷联合巡诊。

早在2019年,泗安法庭推动成立首个“乡镇党委牵头,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市场监督、妇联等职能站所参与”的矛盾纠纷联合巡诊团,定期赴各村居、企业“巡诊”,形成纠纷摸排化解部门协同格局。各村居对矛盾纠纷进行摸排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矛盾纠纷联合巡诊团到村里进行现场“诊断”,并联合“会诊”开出精准“药方”。

针对初康村的难题,巡诊团全面摸排人口与土地匹配的实际情况,精准掌握了纠纷的根源在于固化的土地分配模式与动态的人口变化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乡镇职能站所、泗安法庭等分别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提供专业指导,协助村集体制定出“下降原有人均田亩面积幅度,挪出机动田,再按现有实际人口进行分配”的解决方案。对于调整后多出的机动田所产生的相应收益,指导设立为村集体流动资金,用于公益事业或再分配,从而平衡了各方利益,从根源上减少了因利益分配不公可能引发的新矛盾。

“联合巡诊加强部门联动、纠纷联调,对辖区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谋划早处理,真正推动形成多元共治、基层善治格局。”泗安镇人大主席张正皓表示。

“巡诊团”成立以来,累计开展“联合巡诊”42次,摸排纠纷1382起,自行化解纠纷967起,无一回流成讼。

近年来,泗安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持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方便巡诊,泗安法庭又创新以电子二维码作为矛盾纠纷受理端口的“长兴解纷码”,通过网格摸排、分层过滤、联合巡诊、智能分案、法官联村等特有功能,将联合巡诊团搬到了线上,实现全方位纠纷摸排、全流程纠纷共治、全领域信息共享。

现在,“长兴解纷码”已被吸收发展为“浙江解纷码”。近三年累计处置辖区纠纷2728件,化解成功率83.8%。

示范调判、延伸服务 共建“四安”辖区

走进泗安镇,满目皆绿意,处处是新景。近年来,泗安镇大力发展花木产业,成为全国著名的花木之乡和长三角地区绿化苗木的重要集散地。

如何守护好乡村“美丽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辖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泗安法庭针对产业特点,重点对劳务合同纠纷、人身损害类纠纷进行就地化解,梳理归纳苗木经营中发现的问题,推动成立“涉花木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平台,妥善处理涉主导产业纠纷。今年以来,该平台已成功调处涉花木类买卖合同、劳务纠纷、人身损害等纠纷75件,为经营者追回货款500余万元。

黄萼裳裳,花香满溢。今年春天,随着法槌的敲响,一场涉农用无人机作业的侵权纠纷巡回审判在泗安的花田下进行,几十名村民和部分农业专家现场旁听。

一年前,老陈聘请专业人员使用农用无人机为花卉养殖基地喷洒农药,不慎导致附近养殖户老高的蜜蜂大面积死亡。

“我这好好的蜜蜂,正值生产期,就被他这农药给毒死了!”老高情绪激动地说道。

“我哪儿知道他家是养蜜蜂的!再说了,怎么能证明一定是我的农药毒死的!”老陈则觉得无辜。

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老陈,你可能会觉得无辜。”承办法官殷浪耐心释法说理,“但是老高,你作为专业养殖户,应当负有防范义务,不能完全等待或放任。”

最终,法院判决认定老陈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行为与老高养殖蜜蜂的死亡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酌定由老陈承担60%的赔偿责任,老高自行承担40%的责任。

“把法庭开到第一现场,既是为了查清事实,更是为了通过实际案例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规避风险。”殷浪表示,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对同类纠纷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示范效果。

与此同时,泗安法庭还坚持延伸司法触角,优化法治保障。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模式在健身、美容、教育等服务领域盛行,随之而来的纠纷也涌入法庭。在一起服务合同纠纷中,消费者小杨因健身房关门跑路,预付费用无法追回而诉至泗安法庭。

案件审结后,泗安法庭切实发挥司法建议“抓前端、治未病”功能,在对全院预付式消费案件进行深入调研后,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发送了一份翔实的司法建议。

司法建议明确指出,当前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严格发卡主体资质审查、建立资金存管或保证金制度、强化日常监管与失信惩戒、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

“三年以来,我们向辖区党委政府制发司法建议7份,其中《未成年人禁入酒吧》司法建议入选全市典型案例,《预付式消费协同监管机制》司法建议转化提案被县政协纳入民主监督议题。”尤丰表示。

在泗安法庭的推动下,辖区45个村将非诉纠纷解决指引纳入村规民约,助力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20个,有效赋能基层双向治理,助力实现辖区“安定和谐、安企优商、安居乐业、安己修身”的“四安”目标。

数智赋能、共治共享 实现治理“现代化”

“这样调解,我们方便多了,庭务主任细心专业,承办法官耐心讲解,非常感谢。”不久前,法官收到一条来自一位原告发来的感谢短信。这是一起通过长合区共享法庭跨省域协作化解的涉企纠纷。

通过长合区共享法庭视频连线,经广德、泗安两地法院指导调解及双方庭务主任耐心沟通下,从申请财产保全到拿到货款解封,仅用两天时间,真正实现矛盾纠纷案结事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是浙江融入“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更好服务保障长合区产业发展,加强浙皖两省三地法院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跨域协作,长兴、安吉、广德三地法院联合设立长合区共享法庭。

作为跨域司法协作的直接支点,共享法庭借助数字化成果,有效整合司法资源,强化跨域司法协作,开展指导调解、网上立案、在线庭审、协助执行、普法宣传、重大项目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司法难题。

在长合区共享法庭建设中,泗安法庭创新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评估体系”,实时监测预警辖区诉前纠纷发生和变动情况,提升指导调解的精准性。

“以前需要人工统计制作诉情简报,现在通过评估体系能直观看到高发的纠纷类型和各村社诉讼情况,我们会根据主要纠纷类型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布各类法律资讯、典型案例等,做实了指导调解职能。”尤丰说,“比方说,去年评估发现辖区内有拆迁区域离婚高发情况,法庭及时介入引导政府关注。”

数字技术与司法服务的深度融合,打破了时空阻隔,将法治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的“神经末梢”,实现了案件办理、社会治理的双提升。(记者 余建华 通讯员 茹玉 俞冲 严思斯)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