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酒泉市 > 正文

创新基层党建引领下的社企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

肃州区西北街街道金河社区着眼于市域社会治理新要求,立足辖区面积大、企业商户多、从业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的区域特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下的社企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做优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抓牢“基层组织体系”这个“根本支撑”,围绕“社企融合、优化环境、稳定治安、为企服务”四个重点,开展“组织优化提升、党员先锋引领、党建创新示范”三项行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做活治理,破解基层“顽疾”。以网格化管理服务为抓手夯实治理基础,深化“四网融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实施“政治、法治、德治、自治 ”的“四治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红色物业”,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全域覆盖。做强服务,精准纾难解困。以“党建惠企”为抓手,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精准下沉服务事项,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建立“义警队伍”,落实“四发现四必报”制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精准筑牢疫情防线,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两不误,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案例正文:

一、背景与起因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米”。近年以来,金河社区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的工作思路,立足辖区面积大、企业商户多、从业人员多、矛盾纠纷多的区域特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深度参与社会治理,通过以党建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服务为平台、以社企融合为抓手、以破解难题为主线、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形成了“党建引领 融合共治”的社会治理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做法与经过

(一)做优党建,引领企业发展

1.做强“一个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党建做得好,可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有助于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社区坚持抓牢抓实“基层组织体系”这个“根本支撑”,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坚持用网格化“微党建”的形式,下沉延伸党组织的触角,将辖区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

2.突出“四个重点”。围绕“社企融合、优化环境、稳定治安、为企服务”四个重点,选派3名党建指导员深入非公企业党组织指导开展党建工作,明确党建工作指导员为直接联系人,逐户走访对接,不断完善政企沟通机制,以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回应企业新期盼;选聘4名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委员,通过落实“大党委”会议,联合开展“红色物业”专项整治、普法宣传教育、慰问帮扶、应急演练等社会治理志愿特色活动,加强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共同研究、讨论、解决企业发展和社区治理难题,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与辖区内8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共驻共建协议,通过“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共驻共建单位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资源优化、整合和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

3.深化“三项”行动。开展“组织优化提升、党员先锋引领、党建创新示范”三项行动,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工作机制,建成“党员驿站”“先锋睦邻”等活动阵地,以党课进企业、进商圈,不定期组织非公企业党员、流动党员开展红色物业同打造、红色课堂同参与、红色阵地同参观、红色电影同观看的方式开展各类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企业负责人将党建与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党员“向网格报到、在网格服务”,激发红色力量,让党员亮身份、有舞台、起作用,为社区社会治理贡献“微力量”。

(二)做活治理 破解基层“顽疾”

1.网格化管理服务夯基础。按照定格、定员、定责的原则,以辖区现有集中居住小区、企业、商户门店以及区域面积等因素,划分二级网格区3个,配备二级专职网格长18人,将楼栋、企业、商户包挂责任到人,从严落实网格长10项工作职责,按照“12345”网格长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类工作台账和激励考核机制,形成全面掌握社情、随时反映民意、及时发现问题、高效化解矛盾的社会治理长效机制,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快更好在网格内得以解决,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小区、楼栋和家庭等“神经末梢”,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向精细化、精准化发展。

2.四网融合护平安。深化“四网融合”工作机制,组织公、检、法、司下沉的9名干警,按照定期入驻和适时入驻相结合的方式,以计划为先导,以任务落实为目标,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隐患问题排查整治、重点人员管控走访等行动,用实、用活网格警长、法官、检察官、司法干警及律师等专业力量。今年以来,共组织网格警长、法官、律师、检察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8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起,联合开展社会治理“有问有答”行动33次,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93处,对辖区内的4名重点人群实行联合监管,进一步织密社会治理安全网络。

3.四治融合强治理。积极探索实施“政治、法治、德治、自治 ”的“四治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政治引领,不断规范和加强基层党委、网格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建设,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凝聚人心、团结群众,就能最大限度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法治保障,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学法、遇事找法、处置问题用法的浓厚氛围。德治教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以身边的好人楷模和典型事迹教育人、鼓舞人。自治强基,畅通收集民意渠道,共同协商解决治理难题,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4.“红色物业”暖民心。针对一些市场失灵、自治失效、物业管理不善的小区,“红色物业”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增加群众的幸福感。社区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工作要求,分别对辖区内的4个物管小区制定了物业治理服务问题整治台账,组织各方力量每周三集中开展红色物业专项整治,对小区内的绿地进行全面的补种,对僵尸车辆进行联合处理,对小区的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着力解决物业矛盾纠纷和居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问题。

(三)做强服务,精准纾难解困

1.搭建平台解难题。依托党建工作指导工作机制,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以“党建惠企”为抓手,通过“电话常访+实地走访+重点回访”形式,组织骨干党员解读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密切关注辖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主动对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搭建招工平台,多渠道宣传用工信息,解决企业用工难、居民就业难问题,针对企业、商户经营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协助办理,帮助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跟踪推进问题解决。

2.优质服务助发展。社区下沉服务事项,就近提供资料收集、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惠企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主动对接企业商户涉及的矛盾纠纷,组织驻点干警联合化解,最大限度简化流程、缩短期限、降低成本,快速解决困扰企业商户的问题。通过建立“企业工作联络群”,及时帮助企业“答疑解惑”,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3.“义警队伍”作保障。今年5月初,针对工业园区面积大,管理人员少的现状,社区联合北苑派出所,与经开区负责人协调,成立了以物业企业骨干力量、网格员、民警为主体的“义警队伍”,24小时对工业园区进行治安巡查,严格落实“发现安全生产隐患必报、发现治安隐患必报、发现矛盾纠纷必报、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必报”的“四发现四必报”制度,促进社会治理更加精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自义警队成立以来,已通过义警队处理解决各类事件13起,真正起到了保障辖区安全的作用。

4.精准防控稳生产。按照疫情防控绷住劲,企业发展再用劲的要求,扎实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双线战役,社区发挥“党建+联防联控”作用,指导督促企业商户压紧压实防疫各项责任,扎实做好外来重点人员管控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医护人员为企业提供上门采样等暖心服务,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两不误。

5.统筹资源促共建。辖区企业与共建单位免费提供互联网商贸城368㎡活动阵地,帮扶建设资金6.5万元。动员组织五联双报到单位、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在职党员、居民群众等社会力量开展“网格吹哨我报到,我当一天网格长”,最大限度实现共驻共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

三、成效与反响

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下的社企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做优党建,不断引领企业发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通过做强治理,夯实治理基础,治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服务与“四网融合”行动,降低企业化解矛盾纠纷处理成本,助力企业更优发展;通过做强服务,精准下沉社区的服务事项,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为企业精准纾困解难,营商环境得到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