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 > 案例展示 > 酒泉市 > 正文

党建引领“1+5”提升社会治理新效能

肃州区汉唐街南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服务、四治融合、四网融合、协商议事、文化活动“1+5” 治理模式,以居民为中心,以民主主体的共同参与,盘活社区各类资源,提升个性化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下沉,注重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一是党建引领+网格服务。社区以“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把支部建在小区,依托6个楼院党支部,16个楼栋党小组,将辖区内109栋楼合理划分二级网格区6个,网格片区9个,配备专职网格长25名。二是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组织开展“法德之家”创评活动,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楼院文化活动,推进平安和谐楼院创建的内在动力。三是党建引领+四网融合。依托“板凳议事会”、“网格协商议事会”、“党小组微议事”等平台,着力解决小区治理中存在难点堵点问题,调动了居民参与楼院管理的积极性。四是党建引领+协商议事。打造“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技能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并建立“居民议事室”、在楼院小区搭建议事平台。五是党建引领+文化活动。围绕“以邻为伴、幸福社区”主题,结合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常态化开展红色物业、公益服务、普法宣传、技能培训、家电维修、邻里纠纷调解、文明倡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精准、优质、贴心的全方位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

案例正文:

一、背景与起因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要用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问题,今年来,东南街街道汉唐街南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服务、四治融合、四网融合、协商议事、文化活动“1+5” 治理模式,以居民为中心,以民主主体的共同参与,盘活社区各类资源,提升个性化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下沉,注重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二、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网格服务,让基层治理有“深度”。汉唐街南社区坚持以党旗领航、聚力稳定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作用,以“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把支部建在小区,将党支部打造成核心引领平台、业委会打造成居民自治平台、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日常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同向发力,系统构建了“最后一公里”治理新格局。同时,积极推行“党建+网格管理”模式,依托6个楼院党支部,16个楼栋党小组,将辖区内109栋楼,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合理划分二级网格区6个,网格片区9个,配备专职网格长25名。将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疫情防控等职能纳入一网统管,搭建起基层治理要素入网、进格。常态化开展“社会治理有问有答”、“我到社区上一天班”、“我当一天网格长”等活动,构筑了党组织引领的“立体化”基层治理体系。至目前,协商解决自管楼院下水管脱落、井盖破损、消防通道过窄、绿植补种等问题46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问题隐患122起、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1起,有效阻止集体上访事件4起,实现了基层服务“零距离”、基层组织“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二)党建引领+四治融合,让共治共建有“力度”。今年来,社区坚持完善“政治引领、自治为基、法治保障、德治润心”的“四治融合”治理体系,不断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推行以“党员+网格长”“党员+志愿者”、“党员+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党员+n”服务模式,以网格为基本单位提供助老、助幼、助残、助孤、助病、助独、助特的“七助”爱心服务模式,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等方式,常态长效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爱心义诊、便民维修、安全教育、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倡导以邻为伴、以邻为善、以德为邻的道德规范,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楼院文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把睦邻意识内化为一种思想自觉,使之成为推进平安和谐楼院创建的内在动力,并对楼院弱势群体开展送温暖活动,对楼院建设、社区建设中积极参与的居民进行表彰奖励,架起了与居民沟通的桥梁,调动了居民参与楼院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新活力。通过“四治融合”治理体系,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制逐步形成,居民的参与意识、自治能力、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50多件,服务居民800余人。

(三)党建引领+四网融合,让社区治理有“强度”。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通过搭建“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的相互支撑作用,以四网融合治安联管、信息联用、政策联宣、矛盾联调、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等形式,建立“三官一员一顾问(一名法官、一名检察官、一名警官、一名调解员、一名法律顾问)”联席网格议事模式,依托“板凳议事会”、“网格协商议事会”、“党小组微议事”等平台,由二级网格区总网格长组织召开议事会议,邀请支部委员、网格长、业委会、物业公司、驻点干警、居民代表等人员参与,着力解决小区治理中存在难点堵点问题,调动了居民参与楼院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尽责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至目前,共开展“有问有答活动”24场次、“综治宣传日”活动6场次、居民议事会18场次。协商解决自管楼院门禁系统损坏、下水管脱落、井盖破损、电动车充电、楼道灯不亮、排水堵塞渗漏、消防通道过窄、绿植补种等问题46件,居民自管自治水平显著提升。“网格+民警”逐渐成为楼院居民的“当家人”、“管家婆”,四网融合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内涵式发展、系统性增效。

(四)党建引领+协商议事,让社区治理有“亮度”。汉唐街南社区不断推进和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紧紧围绕“有阵地、有抓手、有声音”的要求,通过创特色、建亮点、挖潜力,因地制宜抓好议事阵地建设,打造“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技能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并建立“居民议事室”、在楼院小区搭建议事平台。注重在基层协商民主的规范性、操作性、针对性上下功夫,明确了“三三七”工作法,即三级协商模式(协商议事委员会、协商议事小组、协商议事网格)、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请(协商请群众参与、过程请群众监督、效果请群众评判)、七步协商程序(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成效评估)。邀请各方代表走上前台。除了选任社区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担任议事会主任和委员外,还吸收居民代表、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代表、辖区单位负责人等参与议事,对于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关注度较高以及商议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事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会议协商,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营造出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围,引导居民通过协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增进共识。通过搭建平台、多元参与,促进协商共治,真正把由老百姓自己解决的事交还给老百姓,将群众需求、社会参与和创新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协同治理的良好格局,实现了基层治理方式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协商议事会20余场,解决了锦绣家园供热管网70万元改造工程、东关楼群新增停车位80个、马路市场清理整治、棚改遗留违建的拆除、公园路14号楼院楼梯铺装、供排水井盖加固等各类民生问题26件。

(五)党建引领+文化活动,让社区治理有“温度”。社区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围绕“以邻为伴、幸福社区”主题,广泛发动社区干部、公检法司下沉干警、物业公司、自管委员会、辖区单位、党员、居民等爱心人士加入“汉唐街南社区快乐星期天志愿者服务队”,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文化小广场、党群活动室等文化教育活动场所,结合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举办“端午联谊会”、“重阳歌友会”、“中秋百家宴”、“邻里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常态化开展红色物业、公益服务、普法宣传、技能培训、家电维修、邻里纠纷调解、文明倡导、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提供精准、优质、贴心的全方位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在各类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10场次,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把社区党组织、自管委员会、居民的力量拧成合力,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通过习俗传承和志愿服务,引导居民培育家国情怀,享受普法大餐,感受社区关爱,增进邻里感情,树立文明风尚,增强辖区居民“社区共同体、睦邻一家亲”意识,增进邻里关系,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三、成效与反响

汉唐街南社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强化社会治理的“红色引擎”,以党旗领航、聚力稳定为目标,发挥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作用,以服务人性化、管理对象多样化、管理队伍多元化为举措,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织密织细服务网,确保发挥“一网多能,共治共享”的功能,架起了与居民沟通的桥梁,调动了居民参与楼院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新活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整体水平,居民的参与意识、自治能力、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治理格局。

四、经验启示

推进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在加强服务阵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提高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大胆开展创新实践,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更好的融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社区发展的社会治理模式,把服务党员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才能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