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城西、城东、城南3个社区有居民2.3万余人,离退休干部党员共计293人。近年来,社区党委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提升工作,不断深化“银辉党建+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出“党组织有活力、党员有担当、群众得实惠”的新路径,让“银辉”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熠熠生辉。

学思想,凝心铸魂筑根本。社区党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针对退休党员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特点,创建“三学联动”模式,确保老干部学习“不漏学、不掉线”。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中研学,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设“银辉课堂”特色课程,组织青年干部与老党员结对研讨,推动红色基因与专业经验双向传承,让课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情感温度”。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甘肃老干部”等平台线上促学,专为高龄党员定制“语音党课”“短视频微党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的指尖内容,实现学习教育“随时在线”。组建“志愿者送学队”上门送学,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提供“一对一”辅导,同步配送学习资料,让党的创新理论“精准滴灌”到每一位老党员心中。创新开设“乡音土话微课堂”,用居民听得懂的方言宣讲党的精神,让党的声音传遍社区的每个角落。

强堡垒,先锋引领暖民心。社区党委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注重老党员作用发挥,创建“银辉党建”“七彩党建”“安居平安城东”等党建品牌,提升服务质量。打造“30分钟党建服务圈”,布局“银辉家园”“党员会客厅”等微阵地,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依托“银龄商议”平台,组织老党员参与小区停车位改造、适老化设施建设等民生议题协商,累计提出可行性建议40余条。推行“党员楼栋长”“党员网格长”制度,老党员主动认领网格责任区,累计收集社情民意60余条,推动解决垃圾分类、楼道堆积物清理等治理难题40余个,成为社区网格的“活探头”。联合社区“银辉”志愿服务队,围绕防诈骗、医保新政、移风易俗等主题开展宣讲,用“接地气”的表达让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累计开展法治教育、文化惠民等活动10余场次。组建“银龄先锋队”,吸纳身体硬朗的党员成立政策宣讲队、矛盾调解队、结对关爱队,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0余场,化解邻里纠纷10余起,开展“暖心敲门”行动200余次,定期走访留守儿童,提供“助学慰问、代购药品”等便民服务,用“银发温度”温暖社区“小”群体,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次,帮助小学生60余人次。

建机制,激励关爱添活力。健全关爱机制,对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特殊困难的老党员及时开展走访慰问,传递组织温度,累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32人次。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院,为高龄党员开展免费体检、健康讲座、建立健康档案等活动,累计提供“送医上门”服务1200余人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举办老干部“荣退仪式”等,唤醒老党员的身份荣誉感与使命责任感。利用老党员资源,开设书法、舞蹈、书画等课程,组建合唱团、书画社等兴趣小组,举办红色文艺演出10余场,让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推行“银发先锋积分制”,将参与志愿服务、建言献策、学习打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可兑换学习资料、家政服务等奖励,累计通过积分机制征集社区治理“金点子”20余条,形成“奉献得积分、积分换荣誉、荣誉促担当”的闭环激励,让老党员干事热情持续“在线”升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