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板桥街道殷富社区:“四联”共治模式破解复合型社区治理难题

核心提示: 板桥街道殷富社区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一个包含搬迁安置和拆迁安置的复合型社区,总面积约0.3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9.7万人。

板桥街道殷富社区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一个包含搬迁安置和拆迁安置的复合型社区,总面积约0.3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约9.7万人。社区呈现“三多三缺”特点,即老年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历史遗留问题多;公共资源缺、治理合力缺、服务品牌缺。面对资源分散难统筹、居民参与难激活、民生服务难精准、治理品牌难长效等四大治理难题,社区探索形成“四联”共治模式,系统提升治理效能。

PART01资源联享,打造多功能服务阵地

社区以“一室多用、资源联享”为原则,整合打造多功能服务空间。创建“非遗守艺团”,开展非遗课堂、文化展、手工制作等活动100余场,累计参与上万人次。将四点半课堂升级为“教学-体验-展示”三位一体的非遗文化阵地,累计展出竹刻、剪纸、编织、扎染、拓印等20余类非遗手工作品。建成“妇女微家”服务枢纽,激活柔性治理。设置巾帼议事角、亲子手工坊、骑手驿站等功能区,开展技能培训、矛盾调解、健康沙龙等活动20余场,惠及女性居民300余人次,化解家庭纠纷12起,联动家政公司、社区医院、学校等21家公益单位构建“找工作、找服务、找培训”三找体系。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PART02决策联议,构建多元协同机制

搭建“社区+社会组织+商企+居民代表”四方议事平台,建立分层分类议事机制,按“大事多元协调、小事网格解决、私事居民自治”原则分级处置,累计解决小区建设、物业管理、民生服务等问题40余件。创新数字赋能与积分激励双轮驱动模式,依托数字平台建立“议事积分”规则,居民参与协商、提出解决方案可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上门服务或抵扣物业费,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IMG_260

PART03实事联办,提升民生服务质效

医社协同构建“家门口”健康服务网络,链接市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资源,每月定期开展“健康义诊日”,提供血糖检测、中医理疗、慢性病咨询等服务。激活社区内生资源,挖掘退休理发师、电工等能人成立“红殷便民服务队”,开展爱心义剪、家电义诊、水电维修等免费服务,惠及独居老人、困难群体300余人次。试点“包裹+服务”模式,为特殊群体提供代购药品、送餐上门等延伸服务,累计解决居民需求300余件。

undefinedundefined

PART04品牌联创,塑造物社联动治理生态

以“物社联动”为纽带,搭建“邻里帮云之家”数字平台,集成一键报修、社区活动、志愿服务等功能模块。创新积分兑换物业费机制,将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行为量化为可兑换物业费的积分,实现“付出-回报”可视化。推动物业从“管理者”转变为“合作者”,通过联合开展服务活动重建物业与居民的信任关系,形成“服务换积分、积分促共治”的良性循环。

殷富社区通过“四联”共治模式,实现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协同的治理转型。文化传承与柔性治理并进,凝聚了社区向心力;多元议事与积分激励结合,激活了自治内驱力;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联动,增强了群众获得感;物社联动与数字赋能融合,构建了共治共享新生态。这一实践为复合型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彰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价值。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