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项政务服务便捷可办
6项公共服务一站式覆盖
N项特色服务精准化供给
……
走进城区西街街道前书院社区
从日常办事到民生保障
从个性需求到兜底关怀
居民的各类诉求
都能在这里得到高效回应

近年来,前书院社区立足由村转居的发展实际,聚焦居民需求多元化与治理资源分散化等现实挑战,创新实践以“131+6+N”为核心的三维服务体系,巧妙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系统破解服务供给、办事流程、治理合力与关怀覆盖等方面的难题,在全市率先实现居民办事不出社区的美好愿景。

服务做“加法”,织密民生保障网
前书院社区通过系统性资源整合,持续拓展服务广度与深度。在政务服务领域,创新推出“窗口办、自助办、帮代办、上门办、预约办、掌上办”六办模式,将13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面下沉,实现“办事不出社区”。在公共服务方面,率先将水、电、气、暖、视、网六大民生缴费业务整合进社区,打造“一站式”服务终端。同时将专业维修力量纳入网格体系,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构建起“政务+生活”全方位服务体系,真正织密了民生保障网。

流程做“减法”,打通办事快车道
社区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构建“六办”服务新模式。35项高频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40项事项通过自助终端“秒批秒办”,全程不超5分钟;组建20人帮代办队伍,精准解决“不会办、没空办”难题;为特殊群体开通“上门办”绿色通道,今年已服务百余次;创新预约集中办理模式,协调部门上门服务;同步推进线上办理,通过政务公众号实现“掌上办”。网格员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从根本上减轻了居民办事负担。

治理做“乘法”,凝聚共建共治力
创新推行“社志融合”模式,由专业社工孵化可持续志愿服务项目,已培育“书院小学堂”“红暖新家”等十大品牌。30人核心志愿团队通过精准对接需求,释放出“1+1>2”的治理效能。联动50余家商户组建“社商联盟”,建立服务时长兑换优惠机制,形成“社区—商家—居民—新就业群体”互助循环。强化党建引领,将支部建在网格上,设立党员责任区,推动治理模式从“单打独斗”向“共建共享”深刻转变。

盲区做“除法”,扫清服务空白点
依托四个基础网格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网格员与专业人员定期开展水电气暖安全巡查,建立隐患台账销号管理,今年已开展专项巡查90余次,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针对特殊群体建立关爱档案,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运营社区大食堂解决老人就餐难题;“幸福夕阳馆”提供专业健康管理服务。今年累计为特殊群体解决需求120余项,真正实现从“服务死角”到“全域覆盖”的转变,让居民获得感持续“满格”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