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创新开展“银耀莆阳 共绘社区治理同心圆”活动,实行“164”工作法,采取“四心四有”举措,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社区治理中彰显银发担当、贡献银发力量。

退休干部朱桂清(左二)推进小区配套设施升级建设
1
用心挖掘,让银发人才有合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部一后备”机制,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书记后备人才126名、委员后备人才156名,发挥好党支部在引领银发人才作用发挥的堡垒作用。印发《关于开展退休干部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助力基层治理的通知》,发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党员到村(社区)报到。近3年,全市有2000余名新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34名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80余名担任小区党支部委员,1000余名担任“三长一员”。采取老干部自荐、涉老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局领导上门点荐等方式,建立了涵盖科教文卫、法律法规、党建党务等10个类别的银发人才库600多人。
2
精心浇筑,让银发人才有平台。严格按照“六有”标准,依托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打造148个老党员工作室。荔城区打造“先锋调解室”特色品牌,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曾先锋30多年来共参与化解工伤赔偿、邻里纠纷等1000多件,相关做法在《人民日报》报道。建立6个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基层联系点,选优配强联系点牵头人和驻点成员,选派在职干部协助开展工作。加强与需求单位、涉老团体沟通,推动基层所需和银发人才所能精准对接。依托全市各级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主阵地,组建政策宣传、纠纷调解、文明劝导等60多支、3000多人的“万年青”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100多场次。
3
潜心引导,让银发人才有作为。在理论宣讲中发挥引领作用。组建50多支理论宣讲小分队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开展宣讲。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莆田文献中学原副校长郭景国15年来开展理论宣讲报告300多场。在建言献策中发挥参谋作用。健全离退休干部工作情况通报制度,每年组织老同志围绕中心工作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200多条。莆田市厅级退休干部被市委主要领导誉为“参谋助手”“智囊团”。在小区治理中发挥先锋作用。省烟草公司莆田市公司原副总经理朱桂清退休后,担任城厢区三信城市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引领一批退休干部党员带头攻坚,解决了小区设施陈旧、资金匮乏的问题。在社区矛盾化解中发挥桥梁作用。近10年来,市劳动关系协会老党员调解工作室调解各类12345投诉、劳资纠纷、信访投诉、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000多件,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榜样作用。秀屿区老党员林金队退休后,投身乡村“第二课堂”建设,他用自己家的房子建起莆田市首家乡村民间图书馆,让附近留守老人和孩子找到精神家园。
4
贴心服务,让银发人才有热情。定期组织培训,依托市老年大学、市老年活动中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等阵地,近3年累计举办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班15期,培训银发人才2300余人次。定期走访慰问,健全谈心谈话和走访慰问机制,各级老干部局领导每半年至少与银发人才小组组长谈心谈话一次,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每年走访慰问一次银发人才,近两年共慰问300多人次。选树先进典型,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视频展播等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评选“双先”“最美”“示范”等活动,全市37名老干部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八闽银发先锋”“最美老干部”,以榜样力量凝聚干事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