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她力量”擎起基层治理“半边天”

核心提示: 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黄华镇,500余名巾帼志愿者如往常一样,拿起扫帚、铁锹走进村组小巷,从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杂物做起,再用拉家常的方式,逐户动员妇女群众参与,形成了“家家动起来、户户干起来”的生动局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高效化、智慧化迈进,即日起,红旗渠党建公众号推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专栏,刊发市直各部门、各镇(街道)、村(社区)优秀案例及典型做法,促进交流互鉴、互学共进,向实效聚焦、向实干聚焦,努力打造高效能治理“林州样板”,汇聚起争当“两高四着力”县域标杆的强大合力。

“环境整治不能等靠要,咱们妇女先动起来!”近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黄华镇,500余名巾帼志愿者如往常一样,拿起扫帚、铁锹走进村组小巷,从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杂物做起,再用拉家常的方式,逐户动员妇女群众参与,形成了“家家动起来、户户干起来”的生动局面,助力村庄从“一处美”向“处处美”升级。

清洁家园的扫帚刚放下,服务的脚步又迈向更广阔的领域。在“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机制引领下,林州的“她力量”已如涓涓细流,浸润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更多的“她”成为民生服务的“贴心人”、矛盾调解的“化解员”、困境帮扶的“守护者”。依托全市构建的“服务聚心、调解聚力、关爱聚温”工作机制,巾帼智慧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重点领域,这支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稳稳地擎起了基层治理的“半边天”。

IMG_257

服务聚心,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

“谢谢你们经常来看我,不仅帮忙做家务,还陪我聊天解闷。”在振林街道南池社区,年过七旬的独居退伍军人王大爷拉着巾帼志愿者付晓玲的手连声道谢。这样温馨的场景,正是该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为民服务、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的生动缩影。

南池社区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党员带头联户、志愿者定期走访”的长效服务机制。在这张服务网络中,巾帼志愿服务队成为温暖而坚韧的中坚力量。她们充分发挥女性细致、亲和的优势,在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日常照料的同时,更注重精神陪伴和情感慰藉,用耐心与关怀点亮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服务不仅面向老年群体,也精准对接中青年需求。围绕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的需求,社区采用“公益+低偿+市场”模式,盘活闲置空间建设实训基地。女企业家、方博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董向兰主动参与社区共建,她表示:“当单次培训报名超过30人时,我们就面向辖区居民免费开课。目前已举办6期培训,惠及居民200余人次,很多妇女因此掌握一技之长。”

居民王书青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她曾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月收入仅2000元左右。在参加社区组织的保健按摩培训后,她与付瑞红、王新芬两位姐妹合伙开办按摩店,实现从就业到创业的跨越。“社区不仅教会我们技能,还帮我们搭建平台,让姐妹们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如今,她月收入增至6000余元,还带动3名群众就业。

从“老有所养”到“壮有所为”,南池社区通过一系列精准化、多元化的暖心服务,充分发挥女性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将党建引领的成效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持续织就了一张民生保障“幸福网”。

IMG_258 

调解聚力,打造矛盾化解“柔性站”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南池社区,一支由15名女性组成的巾帼矛盾调解队,正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分量。

10月2日下午,南池社区万和园小区发生了一起因电梯使用引发的邻里纠纷。一名存在行动和交流障碍的男孩在走亲戚时,因记不清楼层,在电梯内连续按动按钮,影响了运行效率。居民郭某见状不满,双方发生争执,郭某在情绪激动下挥手吓唬了孩子。孩子父亲马先生得知后情绪激动,并将相关监控视频发布至网络,矛盾一触即发。

社区网格员、巾帼调解队成员孙会云与辖区民警刘玉青及时介入调解。孙会云充分展现了调解员特有的耐心和共情能力。“我们非常理解您作为父亲的心情,但遇事通过社区解决是更理性、高效的途径。”她一边体谅地安抚马先生的情绪,一边委婉指出孩子的行为给邻里带来了困扰。同时,她也引导居民郭某换位思考,理解特殊儿童家庭的不易。刘玉青则从法律角度切入,明确了相关责任。经过一番坦诚而富有人情味的沟通,双方最终冰释前嫌。

“面对纠纷,光讲大道理不行,关键是要用耐心‘降温’,用真诚‘破冰’。”孙会云这样总结她们的调解心得。这支在社区党支部统筹下,与11个网格深度融合的队伍,党员占比过半。她们联动社区民警、网格骨干,形成了“网格发现、巾帼介入、支部联动”的工作机制,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类似邻里矛盾、家庭纠纷20余起,有效防止了“小矛盾”升级为“大问题”,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

关爱聚温,筑牢困境帮扶“安全线”

“感谢女企业家协会的‘爱心妈妈’们!不仅对小雨(化名)关爱有加,还帮她姐姐找到了好工作,真是帮了我们天大的忙了!”10月9日下午,在林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办公室,小雨的奶奶将一面写有“倾情助学渡困厄 助力就业迎曙光” 的锦旗,激动地交到会长李卫平手中,用最朴素、最真挚的方式,诉说一家人对协会“爱心妈妈”团队的深深谢意。

小雨一家六口,父母残障,爷爷多病,家庭重担全压在奶奶一人身上。林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启动“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以来,小雨便成了二分会“爱心妈妈”们心中的牵挂。她们每月定期探望,送来生活、学习用品,辅导学业,更用温暖的言语为她加油鼓劲。

在一次走访中,“爱心妈妈”们得知小雨姐姐大学毕业后就业困难,立即依托协会资源为其寻找匹配岗位。最终,在协会协调下,姐姐成功入职女企协常务副会长刘玉珍的六合实业公司旗下红旗渠水电站教育培训基地,拥有了稳定工作,为这个困境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转机。

“爱心妈妈”的关怀远不止于此。在中秋、国庆期间,她们将温暖延伸到更多孩子身边,有的为孩子免费检测视力、配置眼镜,有的提供专业口腔护理,有的安排长期口才培训……她们用一次次精准的帮扶、一件件暖心的物资、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为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点亮了明灯,用“网格温情”筑牢了困境帮扶的“安全线”。

IMG_259 

从细致入微的民生服务,到春风化雨的矛盾调解,再到精准长效的困境帮扶,林州的“半边天”们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的担当与风采,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澎湃而温暖的巾帼动能。如今,一抹抹亮丽的“巾帼红”点亮了更多的治理“民生色”,描绘出基层社会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CmsTop